- 比喻想法离奇不切实际的成语(形容想象离奇不切实际的成语):不切实际,书生之见,买铁思金,乱坠天花,匪夷所思,华而不实,埋头苦干,夸夸其谈,夸夸而谈,夸诞之语,夸诞大言,奇想天开,好梦不长,好高骛远,如愿以偿,对屠门而大嚼,敷衍塞责,杞人忧天,画饼充饥,离奇古怪,空花阳焰,空言无补,空谈无补,胡思乱想,胡思乱量,脚踏实地,舍近谋远,荒诞不经,表面文章,贪心妄想,过屠大嚼,过屠门而大嚼,镌空妄实,驰高骛远,高谈大论,高谈弘论,高谈虚论,高谈虚辞,春梦一场,画里真真。
1、不切实际 bù qiē shí jì
释义: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2、书生之见 shū shēng zhī jiàn
释义:书生之见 指书呆子的见解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3、买铁思金 mǎi tiě sī jīn
释义:买铁思金 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
出处: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浊爱缠心,盲修瞎炼,期望身后升天。这便是买铁思金,定见沉沦永劫。”
4、乱坠天花 luàn zhuì tiān huā
释义:乱坠天花 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把个现在功德,说得乱坠天花,眼灼灼就似活现一般。”
5、匪夷所思 fěi yí suǒ sī
释义: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出处:《周易 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6、华而不实 huá ér bù shí
释义:华而不实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7、埋头苦干 mái tóu kǔ gàn
释义:埋头苦干 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8、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夸夸其谈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9、夸夸而谈 kuā kuā ér tán
释义:夸夸而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同坐下。”
10、夸诞之语 kuā dàn zhī yǔ
释义:夸诞之语 夸诞:荒诞不经。指荒诞不切实际的话
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自知以必然之事见责于世,则作夸诞之语。”
11、夸诞大言 kuā dàn dà yán
释义:夸诞大言 夸诞:荒诞不经;大言:大话。指荒诞不切实际的大话
出处:《魏书·释老志》:“夸诞大言,不本人情。”
12、奇想天开 qí xiǎng tiān kāi
释义:奇想天开 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实际。
出处:清·周春《红楼梦约评》:“宝玉天地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一论,奇想天开。”
13、好梦不长 hǎo mèng bù cháng
释义:好梦不长 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
出处:元·无名氏《云窗梦》:“薄设设衾寒枕冷,愁易感好梦难成。千愁万恨断肠人,怎当那半夜三更莫秋景。”
14、好高骛远 hào gāo wù yuǎn
释义:好高骛远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15、如愿以偿 rú yuàn yǐ cháng
释义:如愿以偿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16、对屠门而大嚼 duì tú mén ér dà jué
释义:对屠门而大嚼 屠门:肉铺。比喻心里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
17、敷衍塞责 fū yǎn sè zé
释义:敷衍塞责 敷衍:做事不认真;塞责:搪塞责任。做事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18、杞人忧天 qǐ rén yōu tiān
释义:杞人忧天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19、画饼充饥 huà bǐng chōng jī
释义:画饼充饥 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20、离奇古怪 lí qí gǔ guài
释义: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出处: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21、空花阳焰 kōng huā yáng yàn
22、空言无补 kōng yán wú bǔ
释义:空言无补 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6回:“众喙哓哓,空言无补。”
23、空谈无补 kōng tán wú bǔ
释义:空谈无补 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出处:《新笑史》:“少许胜人,空谈无补。”
24、胡思乱想 hú sī luàn xiǎng
释义:胡思乱想 胡:乱;随意。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
25、胡思乱量 hú sī luàn liàng
释义:胡思乱量 犹胡思乱想。
出处: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慈圣意不怿,曰:‘皇亲辈皆笑太后欲于旧涡寻兔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独琦不动,曰:‘太后不要胡思乱量。’”
26、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
释义:脚踏实地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27、舍近谋远 shě jìn móu yuǎn
释义:舍近谋远 舍:放弃;谋:营求;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28、荒诞不经 huāng dàn bù jīng
释义:荒诞不经 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不经:不合正常的情理。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
出处:明 张岱《家传》:“与人言多荒诞不经,人多笑之。”
29、表面文章 biǎo miàn wén zhāng
释义:表面文章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出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30、贪心妄想 tān xīn wàng xiǎng
释义:贪心妄想 妄想:指不能实现的打算。一心贪求着无法实现的事情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我看你人生在世不久长,贪心妄想何时用。”
31、过屠大嚼 guò tú dà jiáo
释义:过屠大嚼 见“过屠门而大嚼”。
出处: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然则居东南而谭富强,其犹过屠大嚼。”
32、过屠门而大嚼 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
释义:过屠门而大嚼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出处:汉 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
33、镌空妄实 juān kōng wàng shí
释义:镌空妄实 犹言凭空穿凿,不切实际。
出处:宋·曾敏行《独酷杂志》:“切不可闭门合目,作镌空妄实之想也。”
34、驰高骛远 chí gāo wù yuǎn
释义:驰高骛远 驰:追驰;骛:从事,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驰高骛远。”
35、高谈大论 gāo tán dà lùn
释义:高谈大论 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36、高谈弘论 gāo tán hóng lùn
释义:高谈弘论 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出处:晋·袁宏《后汉记》第四卷:“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
37、高谈虚论 gāo tán xū lùn
释义:高谈虚论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出处:《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38、高谈虚辞 gāo tán xū cí
释义:高谈虚辞 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出处:宋·张方平《论国计》:“故货食者,人事之确论,非高谈虚辞之可致也。”
39、春梦一场 chūn mèng yī chǎng
释义:春梦一场 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出处:唐·张泌《寄人》诗:"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
40、画里真真 huà lǐ zhēn zhēn
释义:画里真真 真真:女子名。比喻不切实际的空想或根本实现不了的幻想。
出处:唐·杜荀鹤《松窗杂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