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人软弱的词语(形容人软弱的四字成语):刚中柔外,吃硬不吃软,外强中干,强将手下无弱兵,怕硬欺软,扶墙摸壁,政出多门,暗弱无断,柔懦寡断,柔茹寡断,欺硬怕软,欺软怕硬,穿窬之盗,色厉内荏,虚有其表,软弱无能,鸟面鹄形。
1、刚中柔外 gāng zhōng róu wài
释义:刚中柔外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出处:《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2、吃硬不吃软 chī yìng bù chī ruǎn
释义:吃硬不吃软 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戴大理嘱咐他的一番话,说胡统领的为人,吃硬不吃软。
3、外强中干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释义:外强中干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4、强将手下无弱兵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释义:强将手下无弱兵 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
出处:宋 苏轼《题连公壁》:“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
5、怕硬欺软 pà yìng qī ruǎn
释义:怕硬欺软 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6、扶墙摸壁 fú qiáng mō bì
释义:扶墙摸壁 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这两个鸟男女,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
7、政出多门 zhèng chū duō mén
释义:政出多门 政令出自许多部门。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
8、暗弱无断 àn ruò wú duàn
释义: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九十一 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9、柔懦寡断 róu nuò guǎ duàn
释义:柔懦寡断 指软弱面不果断。
出处:语出《韩非子 亡徵》:“缓心面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茹,通“懦”。
10、柔茹寡断 róu rú guǎ duàn
释义:柔茹寡断 柔茹:柔软。指处事软弱,不果断。亦作“柔懦寡断”。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11、欺硬怕软 qī yìng pà ruǎn
释义:欺硬怕软 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强硬的,害怕软弱的。指吃硬不吃软。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欺硬怕软,吃苦不甘,你休只因亲事胡扑俺。”
12、欺软怕硬 qī ruǎn pà yìng
释义:欺软怕硬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13、穿窬之盗 chuān yú zhī dào
释义:穿窬之盗 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4、色厉内荏 sè lì nèi rěn
释义:色厉内荏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5、虚有其表 xū yǒu qí biǎo
释义:虚有其表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出处: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16、软弱无能 ruǎn ruò wú néng
释义:软弱无能 指衰弱无能为力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3回:“你自己叫人家给打了,还在这里说,真是软弱无能之辈。”
17、鸟面鹄形 niǎo miàn hú xíng
释义:鸟面鹄形 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