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做事情有分寸的词语(形容做事有分寸有条理的成语大全):世风日下,丝纷栉比,井井有条,原原本本,句栉字比,句比字栉,将心比心,将胸比肚,岁比不登,心比天高,恰如其分,攀今比昔,有条不紊,有条有理,有板有眼,比屋可封,比屋可诛,比屋连甍,比年不登,比张比李,比手画脚,比权量力,比物属事,比物此志,比物连类,比类从事,笑比河清,结党营私,虚比浮词,行比伯夷,设身处地,连州比县,连州跨郡,适如其分,阿党比周,严限追比,奇请比它,比而不党,三眼一板,千金比屋。
- 1、世风日下 shì fēng rì xià - 释义:世风日下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 出处: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 2、丝纷栉比 sī fēn zhì bǐ - 释义:丝纷栉比 栉:梳篦;栉比:像梳齿排列。像丝一样纷繁,像梳齿一样排列。形容纷繁罗列 - 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东录》:“纂组异闻,网罗轶事,猥琐赘余,丝纷栉比,一经奇见而色飞,偶尔艳聆而绝倒。” 
- 3、井井有条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释义:井井有条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 出处: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4、原原本本 yuán yuán běn běn - 释义:原原本本 原原:探究原始;本本:追究根本。原指探究事物的本源。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经过。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 
- 5、句栉字比 jù zhì zì bǐ - 释义:句栉字比 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 出处:清·仇兆鳌《序》:“求其归宿所在,又从而句栉字比之,庶几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 
- 6、句比字栉 jù bǐ zì zhì - 释义:句比字栉 见“句栉字比”。 - 出处:清·钱谦益《宋子建序》:“宋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名之曰《遥和集》。” 
- 7、将心比心 jiāng xīn bǐ xīn - 释义:将心比心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 8、将胸比肚 jiāng xiōng bǐ dù - 释义:将胸比肚 犹将心比心。 -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 
- 9、岁比不登 suì bǐ bù dēng - 释义:岁比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 出处:《汉书 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 10、心比天高 xīn bǐ tiān gāo - 释义:心比天高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 11、恰如其分 qià rú qí fèn - 释义:恰如其分 恰:恰好;分:分寸。合适的界限。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 12、攀今比昔 pān jīn bǐ xī - 释义:攀今比昔 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 - 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系帅》:“你攀今比昔!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关大王面赤非干醉。” 
- 13、有条不紊 yǒu tiáo bù wěn - 释义:有条不紊 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 出处:【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 14、有条有理 yǒu tiáo yǒu lǐ - 释义:有条有理 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 15、有板有眼 yǒu bǎn yǒu yǎn - 释义:有板有眼 板;眼:民族音乐的节拍。每节中的最强音叫板;其余叫眼。比喻做事情有条理和有层次。 - 出处:周立波《山那边人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象唱歌,好听极了。” 
- 16、比屋可封 bǐ wū kě fēng - 释义: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出处:前蜀 杜光庭《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无向隅不获之夫,有比屋可封之俗。” 
- 17、比屋可诛 bǐ wū kě zhū - 释义:比屋可诛 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 出处: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 18、比屋连甍 bǐ wū lián méng - 释义:比屋连甍 屋舍紧密相连。指住户众多。 - 出处:晋 左思《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庑万室。” 
- 19、比年不登 bǐ nián bù dēng - 释义:比年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 出处:《晋书 傅玄传》:“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 
- 20、比张比李 bǐ zhāng bǐ lǐ - 释义:比张比李 比喻多方面打比方 -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豫让,你不替我展江山、夺社稷,到来比张比李的说我!” 
- 21、比手画脚 bǐ shǒu huà jiǎo - 释义:比手画脚 说话的同时用手脚来比画 - 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他像个大总管,率领所有人员从前庭到后院,比手画脚地指点了半个钟头。” 
- 22、比权量力 bǐ quán liàng lì - 释义:比权量力 比:比较;量:估量。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23、比物属事 bǐ wù zhǔ shì - 释义:比物属事 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 出处:汉 枚乘《七发》:“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 
- 24、比物此志 bǐ wù cǐ zhì - 释义: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出处: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 25、比物连类 bǐ wù lián lèi - 释义:比物连类 比物:比喻;连:连缀;类:相同的事物。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然其连类比物,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挠。” 
- 26、比类从事 bǐ lèi cóng shì - 释义: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出处:《汉书·文帝纪》:“它不在令者中,皆以此令比类从事。” 
- 27、笑比河清 xiào bǐ hé qīng - 释义:笑比河清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 出处:《宋史 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 28、结党营私 jié dǎng yíng sī - 释义:结党营私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出处: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 29、虚比浮词 xū bǐ fú cí - 释义:虚比浮词 虚比:虚拟的比方;浮词:浮泛的话。空虚不实的言词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探春笑道:‘虽也看过,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真是有的。’” 
- 30、行比伯夷 xíng bǐ bó yí - 释义:行比伯夷 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形容品德高洁 -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桔颂》:“年岁虽小,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 31、设身处地 shè shēn chǔ dì - 释义:设身处地 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 出处: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 32、连州比县 lián zhōu bǐ xiàn - 释义:连州比县 见“连州跨郡”。 - 出处:《陈书·高祖纪》:“自八纮九野,瓜剖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 
- 33、连州跨郡 lián zhōu kuà jùn - 释义:连州跨郡 谓遍及各地。 - 出处: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连州跨郡,迈陶氏之隆甚;开国承家,掩张门之累叶。” 
- 34、适如其分 shì rú qí fēn - 释义:适如其分 犹言恰如其分。 -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权者,轻重适如其分之准也。” 
- 35、阿党比周 ē dǎng bǐ zhōu - 释义:阿党比周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 魏 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 36、严限追比 yán xiàn zhuī bǐ - 释义:严限追比 追比:旧时地方官吏严逼百姓限期交税完粮,逾期受杖责叫“追比”。要求任务定期完成,否则将受重罚。 -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 
- 37、奇请比它 qí qíng bǐ tā - 释义:奇请比它 比喻在法律正文以外,另引条文进行判案。 - 出处:《汉书·刑法志》:"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奇请比它,日以益滋。" 
- 38、比而不党 bǐ ér bù dǎng - 释义:比而不党 比:亲近;党:偏私。亲近而不偏私。 - 出处:《国语·晋语》:"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 
- 39、三眼一板 sān yǎn yī bǎn - 释义:三眼一板 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出处:清·江顺诒《词学集成》卷三:"以指尖节候拍,即今之三眼一板也。" 
- 40、千金比屋 qian jing bi wu - 释义:千金比屋 有千金财产的人家一家连着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