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本书不好看的成语(形容不好好看书的成语):不求甚解,两全其美,似是而非,兔子不吃窝边草,兴利除弊,前仰后合,囫囵吞枣,有利有弊,生吞活剥,走马观花,针头线脑,阖门却扫,食而不化。
1、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释义:不求甚解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出处: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两全其美 liǎng quán qí měi
释义:两全其美 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出处: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3、似是而非 sì shì ér fēi
释义: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出处:先秦 孔子《孟子 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
4、兔子不吃窝边草 tù zǐ bù chī wō biān cǎo
释义:兔子不吃窝边草 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这老虎单吃回头食。”
5、兴利除弊 xīng lì chú bì
释义:兴利除弊 兴办有利的事情;消除有害的事情。兴:兴办;创办;弊:弊端;害处。
出处: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6、前仰后合 qián yǎng hòu hé
释义:前仰后合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时站立不稳的样子。
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7、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释义: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8、有利有弊 yǒu lì yǒu bì
释义:有利有弊 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出处: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世间事总是有长有短,有利有弊。”
9、生吞活剥 shēng tūn huó bō
释义:生吞活剥 比喻机械地套用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或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出处:唐 刘肃《大唐新语 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10、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释义:走马观花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1、针头线脑 zhēn tóu xiàn nǎo
释义:针头线脑 见“针头线脑”。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12、阖门却扫 hé mén què sǎo
释义:阖门却扫 阖:关闭;却:拒绝,停止;却扫:谢客。关上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出处:汉·王粲《寡妇赋》:“阖门兮却扫,幽处兮高堂。”
13、食而不化 shí ér bù huà
释义:食而不化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六》:“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