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五”的成语(关于五的成语大全):三下五除二,三五成群,三令五申,三山五岳,三番五次,九五之尊,二一添作五,五光十色,五味俱全,五大三粗,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步成诗,五洲四海,五脏六腑,五花八门,五花大绑,伸手不见五指,十光五色,十十五五,十变五化,十围五攻,十恶五逆,十浆五馈,十雨五风,十风五雨,四书五经,四分五剖,四分五落,四分五裂,四山五岳,四纷五落,四通五达,拔十失五,拔十得五,牵五挂四,隔三差五,四会五达,五百年前是一家,五行四柱。
1、三下五除二 sān xià wǔ chú èr
释义:三下五除二 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偶然在家闲一刻,便见他姊妹两个‘三下五除二’的不离手,‘五亩七分半’的不离口。”
2、三五成群 sān wǔ chéng qún
释义:三五成群 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3、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释义:三令五申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4、三山五岳 sān shān wǔ yuè
释义:三山五岳 泛指名山;也指各地。
出处: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5、三番五次 sān fān wǔ cì
释义:三番五次 形容次数很多。番:次数;遍数。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6、九五之尊 jiǔ wǔ zhī zūn
释义:九五之尊 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出处:《周易 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7、二一添作五 èr yī tiān zuò wǔ
释义: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
8、五光十色 wǔ guāng shí sè
释义:五光十色 五、十:表示多。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色色。
出处:南朝 梁 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9、五味俱全 wǔ wèi jù quán
释义:五味俱全 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处:《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10、五大三粗 wǔ dà sān cū
释义:五大三粗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出处: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11、五彩斑斓 wǔ cǎi bān lán
释义:五彩斑斓 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12、五彩缤纷 wǔ cǎi bīn fēn
释义:五彩缤纷 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各种颜色错杂繁复。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13、五步成诗 wǔ bù chéng shī
释义:五步成诗 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出处: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14、五洲四海 wǔ zhōu sì hǎi
释义:五洲四海 泛指世界各地。
出处:司马达《魔鬼的笛音》:“五洲四海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眼光和兴趣,注视着中国未来的发展。”
15、五脏六腑 wǔ zàng liù fǔ
释义:五脏六腑 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的各种器官。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16、五花八门 wǔ huā bā mén
释义: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17、五花大绑 wǔ huā dà bǎng
释义:五花大绑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出处: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18、伸手不见五指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
释义:伸手不见五指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19、十光五色 shí guāng wǔ sè
释义:十光五色 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
出处:清·归懋仪《百字令·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词:“王台问字,料理吾乡去。海东云起,十光五色争睹。”
20、十十五五 shí shí wǔ wǔ
释义:十十五五 ①谓十个一群,五个一组。形容错乱不齐。②谓每十里五里。
出处:《乐府诗集·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21、十变五化 shí biàn wǔ huà
释义:十变五化 谓变化多端。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倏忽之间,十变五化。”
22、十围五攻 shí wén wǔ gōng
释义:十围五攻 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出处:《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23、十恶五逆 shí è wǔ nì
释义:十恶五逆 谓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恶五逆,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
24、十浆五馈 shí jiāng wǔ kuì
释义:十浆五馈 典出《列子 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出处: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25、十雨五风 shí yǔ wǔ fēng
释义:十雨五风 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出处:前蜀·杜光庭《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26、十风五雨 shí fēng wǔ yǔ
释义:十风五雨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出处:宋 陆游《村居初夏》诗:“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
27、四书五经 sì shū wǔ jīng
释义: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出处: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28、四分五剖 sì fēn wǔ pōu
释义:四分五剖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出处:汉·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29、四分五落 sì fēn wǔ luò
释义:四分五落 形容分散零乱。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30、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释义:四分五裂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31、四山五岳 sì shān wǔ yuè
释义:四山五岳 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引一千余军马,尽是七长八短汉,四山五岳人。”
32、四纷五落 sì fēn wǔ luò
释义:四纷五落 见“四分五落”。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刘繇军兵大败,众皆四纷五落。”
33、四通五达 sì tōng wǔ dá
释义:四通五达 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地。”
34、拔十失五 bá shí shī wǔ
释义:拔十失五 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出处:《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35、拔十得五 bá shí dé wǔ
释义:拔十得五 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36、牵五挂四 qiān wǔ guà sì
释义:牵五挂四 谓接连不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37、隔三差五 gé sān chà wǔ
释义:隔三差五 比喻时常发生
出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38、四会五达 sì huì wǔ dá
释义:四会五达 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南朝·宋·鲍照《芜城赋》:"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
39、五百年前是一家 wǔ bǎi nián qián shì yī jiā
释义:五百年前是一家 上祖本是同一宗族。指同姓相称,拉攀关系。
出处:元·郑廷玉《布袋和尚忍字记》楔子:"可不道一般树上有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
40、五行四柱 wǔ xíng sì zhù
释义:五行四柱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四柱:指年、月、日、时。旧指命相家替人算命的根据。
出处: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你把那先天《周易》细回圈,将我那五行四柱从头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