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吓了一跳的词语(描写吓了一跳的成语):万事皆休,大吃一惊,屁滚尿流,恍然大悟,惊愕失色,惊慌失措,毛骨悚然,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话中带刺,话言话语,话里带刺,话里有刺,面如土色,敦煌变文。
1、万事皆休 wàn shì jiē xiū
释义:万事皆休 万:概数,多;万事:一切事情;休:休停。指一切平安无事或事情结束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4回:“宋江兵若不来,万事皆休。若是那伙蛮子来时,小将自出去与他相敌。”
2、大吃一惊 dà chī yī jīng
释义:大吃一惊 形容非常吃惊。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3、屁滚尿流 pì gǔn niào liú
释义:屁滚尿流 形容极度恐惧、惊惶;失去自禁。有时也形容忙得不可开交。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唬得你屁滚尿流。”
4、恍然大悟 huǎng rán dà wù
释义:恍然大悟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5、惊愕失色 jīng è shī sè
释义:惊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6、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7、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毛骨悚然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8、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
释义:目瞪口呆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9、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释义:瞠目结舌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10、话中带刺 huà zhōng dài cì
释义:话中带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因此待亲家母面上冷落,话中带刺。”
11、话言话语 huà yán huà yǔ
释义:话言话语 犹谈话。
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七章:“并且话言话语间,很不满意郭振山。”
12、话里带刺 huà lǐ dài cì
释义:话里带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出处:范乃仲《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升级一听,话里带刺,来者不善。”
13、话里有刺 huà lǐ yǒu cì
释义:话里有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郭全海听见话里有刺,把筷子放下,但还是按下心头的火。”
14、面如土色 miàn rú tǔ sè
释义:面如土色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出处:《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结眉额。”
15、敦煌变文 dūn huáng biàn wén
释义:敦煌变文 敦煌石室 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 中国 唐 五代 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 王重 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 敦煌 变文较为宏富。参见“ 变文 ”、“ 敦煌石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