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吓人的成语(形容吓人的成语事情):不堪一击,危言悚听,危言耸听,危辞耸听,大惊失色,小心谨慎,怛然失色,惊涛巨浪,惊涛怒浪,惊涛骇浪,惶惶不安,担惊受怕,摧山搅海,胆裂魂飞,胆颤心惊,英雄欺人,虚张声势,诚惶诚恐,骇浪惊涛,心神不安,虚张形势,虚作声势,纸糊老虎。
1、不堪一击 bù kān yī jī
释义:不堪一击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出处: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2、危言悚听 wēi yán sǒng tīng
释义:危言悚听 危言:使人吃惊的话。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出处:梁启超《米禁危言》:“我国民勿以吾为危言悚听也。”
3、危言耸听 wēi yán sǒng tīng
释义:危言耸听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出处: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4、危辞耸听 wēi cí sǒng tīng
释义:危辞耸听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害怕
5、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大惊失色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6、小心谨慎 xiǎo xīn jǐn shèn
释义:小心谨慎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7、怛然失色 dá rán shī sè
释义:怛然失色 恐惧使得人变了神色。
出处:宋 苏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闻千马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8、惊涛巨浪 jīng tāo jù làng
释义:惊涛巨浪 同“惊涛骇浪”。
出处:清·李调元《大风渡黄河歌》:“我闻黄河天上来,惊涛巨浪相喧豗。”
9、惊涛怒浪 jīng tāo nù làng
释义:惊涛怒浪 同“惊涛骇浪”。
出处:宋·韩拙《论观画别识》:“巅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竑腾沸,喷溅漂流。”
10、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释义:惊涛骇浪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出处: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11、惶惶不安 huáng huáng bù ān
释义:惶惶不安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12、担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释义:担惊受怕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出处: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13、摧山搅海 cuī shān jiǎo hǎi
释义:摧山搅海 摧:毁坏;搅:搅动。能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威力和声势很大
出处: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二折:“到来日战鼓连天,喊声振地,猛烈神摧山搅海,连珠炮有似轰雷。”
14、胆裂魂飞 dǎn liè hún fēi
释义:胆裂魂飞 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秦凤一闻此言,胆裂魂飞,忙忙奏知李娘娘。”
15、胆颤心惊 dǎn chàn xīn jīng
释义:胆颤心惊 颤:发抖。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出处:元 施惠《幽闺记 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16、英雄欺人 yīng xióng qī rén
释义:英雄欺人 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出处:明·李攀龙《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
17、虚张声势 xū zhāng shēng shì
释义:虚张声势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
出处: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18、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释义:诚惶诚恐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19、骇浪惊涛 hài làng jīng tāo
释义:骇浪惊涛 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 田颖《玉山堂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20、心神不安 xīn shén bù ān
释义:心神不安 安: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若做了皇帝,就要留头长发,黄昏不睡,五鼓不眠,听有边报,心神不安;见有灾荒,忧愁无奈。"
21、虚张形势 xū zhāng xíng shì
释义:虚张形势 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22、虚作声势 xū zuò shēng shì
释义:虚作声势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23、纸糊老虎 zhǐ hú lǎo hǔ
释义:纸糊老虎 用纸糊的老虎。比喻看似吓人,实际上不堪一击。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赫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