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战士的四字成语(形容一个战士的成语):不顾一切,临危不惧,保境息民,冲锋陷阵,前仆后继,化险为夷,单枪匹马,取义成仁,大显神通,大显身手,大智大勇,大获全胜,奋不顾身,奋勇向前,奋勇当先,奋勇直前,宁死不屈,开疆辟土,怀土之情,慷慨就义,散兵游勇,昂首挺胸,桀骜不驯,气冲牛斗,气冲霄汉,沉烽静柝,烽火相连,烽火连年,狼烟四起,视死如归,解甲倒戈,解甲归田,身先士卒,连天烽火,金戈铁甲,金戈铁马,金戈铁骑,面不改色,顶天立地,马足龙沙。
1、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不顾一切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2、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释义:临危不惧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出处:《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3、保境息民 bǎo jìng xī mín
释义:保境息民 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出处:《周书 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4、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5、前仆后继 qián pū hòu jì
释义:前仆后继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出处:唐 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6、化险为夷 huà xiǎn wéi yí
释义:化险为夷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7、单枪匹马 dān qiāng pǐ mǎ
释义:单枪匹马 ①作战时单身上阵;冒险直进。②比喻做事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也作“匹马单枪”、“单兵独马”、“单人匹马”。
出处:唐 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8、取义成仁 qǔ yì chéng rén
释义:取义成仁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大显神通 dà xiǎn shén tōng
释义:大显神通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10、大显身手 dà xiǎn shēn shǒu
释义:大显身手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出处: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11、大智大勇 dà zhì dà yǒng
释义:大智大勇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出处: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12、大获全胜 dà huò quán shèng
释义:大获全胜 战胜对方;取得全部胜利。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遗弃儿》:“唐代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梁家大获全胜。”
13、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4、奋勇向前 fèn yǒng xiàng qián
释义:奋勇向前 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15、奋勇当先 fèn yǒng dāng xiān
释义:奋勇当先 精神奋发;勇敢地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前列。
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要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16、奋勇直前 fèn yǒng zhí qián
释义:奋勇直前 奋:振起。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17、宁死不屈 nìng sǐ bù qū
释义:宁死不屈 宁:宁可;宁肯;屈:屈服。宁愿一死;决不屈服。
出处:明 赵弼《效颦集 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18、开疆辟土 kāi jiāng pì tǔ
释义:开疆辟土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19、怀土之情 huái tǔ zhī qíng
释义:怀土之情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20、慷慨就义 kāng kǎi jiù yì
释义:慷慨就义 慷慨:意气昂扬。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明 朱鼎《玉镜台记 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21、散兵游勇 sǎn bīng yóu yǒng
释义:散兵游勇 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22、昂首挺胸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释义:昂首挺胸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出处:《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23、桀骜不驯 jié ào bù xùn
释义:桀骜不驯 桀:凶暴;骜:马不驯良;驯:驯服。倔强凶暴不驯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24、气冲牛斗 qì chōng niú dǒu
释义:气冲牛斗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形容气势极盛;直冲星空。有时也指怒气极盛。
出处:唐 杨炯《杜袁卅墓志铭》:“宝剑之沉,夜气冲于牛斗。”
25、气冲霄汉 qì chōng xiāo hàn
释义:气冲霄汉 气:指精神;勇气;霄汉:指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现也形容无畏的革命精神。
出处: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
26、沉烽静柝 chén fēng jìng tuò
释义:沉烽静柝 烽火熄灭,柝声寂静。喻边疆无战事。
出处: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27、烽火相连 fēng huǒ xiāng lián
释义:烽火相连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
28、烽火连年 fēng huò lián nián
释义: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29、狼烟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释义: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境点燃狼粪以报警;即烽火。四处都有报警的烽火。形容外敌侵犯或内敌动荡;到处是战火。
出处:明 沈采《千金记 宵征》:“如今狼烟四起,虎斗龙争,我到街坊上打听楚国招兵文榜消息。”
30、视死如归 shì sǐ rú guī
释义: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31、解甲倒戈 jiě jiǎ dǎo gē
释义:解甲倒戈 谓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出处:《北史·越王侗传》:“若王师一临,旧章誓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32、解甲归田 jiě jiǎ guī tián
释义:解甲归田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出处: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33、身先士卒 shēn xiān shì zú
释义:身先士卒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34、连天烽火 lián tiān fēng huǒ
释义:连天烽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35、金戈铁甲 jīn gē tiě jiǎ
释义:金戈铁甲 同“金戈铁马”。
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36、金戈铁马 jīn gē tiě mǎ
释义:金戈铁马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37、金戈铁骑 jīn gē tiě qí
释义:金戈铁骑 见“金戈铁马”。
出处: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38、面不改色 miàn bù gǎi sè
释义:面不改色 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出处: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39、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40、马足龙沙 mǎ zú lóng shā
释义:马足龙沙 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出处:曼殊室主人《班定远平西域》第一幕:“虎头燕颔,人言万里之侯;马足龙沙,胸有千秋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