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战争刚刚开始的成语(形容战事开始的成语):不顾一切,休牛归马,休牛散马,兵不接刃,兵不血刃,兵凶战危,兵未血刃,兵连祸接,兵销革偃,冲锋陷阵,势在必行,四面八方,大动干戈,大张声势,天下太平,如箭在弦,威武雄壮,戎马仓皇,揭竿而起,摩拳擦掌,散马休牛,旌旗卷舒,无心恋战,案甲休兵,櫜弓卧鼓,櫜弓戢戈,櫜弓戢矢,沉烽静柝,烽火四起,畏刀避箭,矢在弦上,禁攻寝兵,箭在弦上,箭拔弩张,胡越之祸,衽革枕戈,边尘不惊,铁马金戈,隈刀避箭,雄鸡夜鸣。
1、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不顾一切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2、休牛归马 xiū niú guī mǎ
释义:休牛归马 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出处: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书弗服。”《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3、休牛散马 xiū niú sàn mǎ
释义:休牛散马 见“休牛归马”。
出处:唐·魏徵寿《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4、兵不接刃 bīng bù jiē rèn
释义: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出处:《吕氏春秋 怀宠》:“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5、兵不血刃 bīng bù xuè rèn
释义:兵不血刃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6、兵凶战危 bīng xiōng zhàn wēi
释义:兵凶战危 指战事凶险可怕。
出处:汉 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卬之间耳。”
7、兵未血刃 bīng wèi xuě rèn
释义:兵未血刃 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出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严武》:“高适是肃宗所任命的统帅,永王为地方兵力所击败身死之后,高适兵未血刃而罢。”
8、兵连祸接 bīng lián huò jiē
释义:兵连祸接 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出处:孙中山《诰诫东江叛军通令》:“数年以来,闽、粤、湘生民涂炭,曹吴二贼,实为祸首,近复启衅浙奉,兵连祸接,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出师北伐。”
9、兵销革偃 bīng xiāo gé yǎn
释义:兵销革偃 销毁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无战事。
出处:前蜀 杜光庭《本命醮南斗词》:“垂回凶度厄之慈,开辍死上生之路,使一境之兵销革偃,四时之雨顺风调。”
10、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11、势在必行 shì zài bì xíng
释义: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12、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
释义:四面八方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13、大动干戈 dà dòng gān gē
释义: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4、大张声势 dà zhāng shēng shì
释义:大张声势 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出处:《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15、天下太平 tiān xià tài píng
释义:天下太平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16、如箭在弦 rú jiàn zài xián
释义:如箭在弦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17、威武雄壮 wēi wǔ xióng zhuàng
释义:威武雄壮 威力强大,壮盛有气势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18、戎马仓皇 róng mǎ cāng huáng
释义:戎马仓皇 谓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出处:清·王仲瞿《谷城西楚霸王诗》:“衣冠狼藉悲王导,戎马仓皇用李纲。”
19、揭竿而起 jiē gān ér qǐ
释义:揭竿而起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0、摩拳擦掌 mó quán cā zhǎng
释义:摩拳擦掌 形容行动之前心情激动;情绪高昂;急不可待。
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强,硬主张,但题起厮杀呵,摩拳擦掌。”
21、散马休牛 sàn mǎ xiū niú
释义:散马休牛 《书 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出处:《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
22、旌旗卷舒 jīng qí juǎn shū
释义:旌旗卷舒 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出处:《三国志 魏书 傅嘏传》:“扫除凶逆,芟荑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
23、无心恋战 wú xīn liàn zhàn
释义:无心恋战 没有心情去留恋战事。指不想做某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回:“那道人见倒了和尚,无心恋战,卖个破绽便走。”
24、案甲休兵 àn jiǎ xiū bīng
释义:案甲休兵 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出处:《史记 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
25、櫜弓卧鼓 chǔ gōng wò gǔ
释义:櫜弓卧鼓 藏弓息鼓。谓战事停息,天下太平。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驰使四夷,复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26、櫜弓戢戈 chǔ gōng jí gē
释义:櫜弓戢戈 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出处:《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27、櫜弓戢矢 xié gōng jí shǐ
释义:櫜弓戢矢 见“櫜弓戢戈”。
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比年各省用兵,胜负无常,得失互见,诸臣何不以事无把握为虑,而亟欲櫜弓戢矢耶?”
28、沉烽静柝 chén fēng jìng tuò
释义:沉烽静柝 烽火熄灭,柝声寂静。喻边疆无战事。
出处: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29、烽火四起 fēng huǒ sì qǐ
释义: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30、畏刀避箭 wèi dāo bì jiàn
释义:畏刀避箭 畏:害怕,畏惧。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31、矢在弦上 shǐ zài xián shàng
释义:矢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32、禁攻寝兵 jìn gōng qǐn bīng
释义:禁攻寝兵 指止息战事。
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33、箭在弦上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释义:箭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出处: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34、箭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释义:箭拔弩张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永祥看他们箭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35、胡越之祸 hú yuè zhī huò
释义:胡越之祸 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36、衽革枕戈 rèn gé zhěn gē
释义:衽革枕戈 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出处:严复《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秏矣!”
37、边尘不惊 biān chén bù jīng
释义:边尘不惊 边:边境;惊:震动。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38、铁马金戈 tiě mǎ jīn gē
释义:铁马金戈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出处: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39、隈刀避箭 wēi dāo bì jiàn
40、雄鸡夜鸣 xióng jī yè míng
释义:雄鸡夜鸣 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