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捉人的成语(形容抓人心的成语):善人义士,不偏不倚,不存芥蒂,两面三刀,乐于助人,人心叵测,人心惟危,人心所向,人心莫测,人心隔肚皮,人心难测,口不应心,口蜜腹剑,坏人坏事,大得人心,大慈大悲,存心不良,安民告示,安魂定魄,居心叵测,怒火中烧,慈眉善目,扣人心弦,抱素怀朴,浮想联翩,牵肠挂肚,璞玉浑金,百爪挠心,菩萨低眉,表里不一,赤子之心,不堪卒读,人心所归,深得人心,赏善罚淫,脸软心慈,上善若水,难以忘怀,白水鉴心,百川灌河。
1、善人义士 shàn rén yì shì
释义:善人义士 善良之人,仁义之士。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2、不偏不倚 bù piān bù yǐ
释义:不偏不倚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3、不存芥蒂 bù cún jiè dì
释义: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出处: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4、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释义:两面三刀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5、乐于助人 lè yú zhù rén
释义:乐于助人 很乐意帮助别人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6、人心叵测 rén xīn pǒ cè
释义:人心叵测 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出处:《新唐书 尹愔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7、人心惟危 rén xīn wéi wēi
释义:人心惟危 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
出处:《尚书 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8、人心所向 rén xīn suǒ xiàng
释义:人心所向 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出处:《旧唐书 隐太子建成传》:“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
9、人心莫测 rén xīn mò cè
释义:人心莫测 犹人心难测。指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出处:清 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止凭此一线未死之人心,以为鼓荡,然而形势昭然者也,人心莫测者也。”
10、人心隔肚皮 rén xīn gé dù pí
释义:人心隔肚皮 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11、人心难测 rén xīn nán cè
释义:人心难测 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12、口不应心 kǒu bù yìng xīn
释义:口不应心 应:符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13、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4、坏人坏事 huài rén huài shì
释义:坏人坏事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15、大得人心 dà dé rén xīn
释义:大得人心 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
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
16、大慈大悲 dà cí dà bēi
释义:大慈大悲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出处:《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17、存心不良 cún xīn bù liáng
释义:存心不良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18、安民告示 ān mín gào shì
释义:安民告示 安:安定;告示:布告。①原指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会变乱后;为安定民心所发布的文告。②现借指把要办的事或问题预先通知下来;让大家有所准备。
出处: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25回:“李秀成全不费力,已拔了南康城……先出安民告示,次第收复汝宁、饶州各郡县。”
19、安魂定魄 ān hún dìng pò
释义:安魂定魄 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四出:“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
20、居心叵测 jū xīn pǒ cè
释义:居心叵测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出处: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21、怒火中烧 nù huǒ zhōng shāo
释义:怒火中烧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宋 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22、慈眉善目 cí méi shàn mù
释义:慈眉善目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23、扣人心弦 kòu rén xīn xián
释义:扣人心弦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24、抱素怀朴 bào sù huái pǔ
释义:抱素怀朴 抱:胸怀;素:质朴;朴:敦厚。指风俗敦厚,人心质朴
出处:《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25、浮想联翩 fú xiǎng lián piān
释义:浮想联翩 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漂浮不定的想象像鸟飞一样。指思绪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
出处:晋 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26、牵肠挂肚 qiān cháng guà dù
释义:牵肠挂肚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27、璞玉浑金 pú yù hún jīn
释义:璞玉浑金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28、百爪挠心 bǎi zhǎo náo xīn
释义:百爪挠心 像有一百只脚爪在抓心一样。形容人心情错综复杂,心神不定
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4章:“那心里的滋味更不必提了,里面好似生了二十五个小老鼠——百爪挠心。”
29、菩萨低眉 pú sà dī méi
释义:菩萨低眉 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30、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里不一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31、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释义: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2、不堪卒读 bù kān zú dú
释义:不堪卒读 不堪:不能;卒:完毕,结束。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出处:清·曹梧冈《梅兰佳话》第九段:"柳曰:‘月香姊情词俱哀,令人不堪卒读。’竹曰:‘月香之志亦大可悲已。’雪香闭目不语,泪落衫袖。"
33、人心所归 rén xīn suǒ huī
释义:人心所归 大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出处:《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34、深得人心 shēn dé rén xīn
释义:深得人心 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35、赏善罚淫 shǎng shàn fá yín
释义:赏善罚淫 赏:奖赏;善:善良的;罚:处罚;淫:邪恶。奖赏好人,惩罚坏人。也形容做善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
出处:《国语·周语中》:"单子知陈必亡,天道赏善而罚淫。"
36、脸软心慈 liǎn ruǎn xīn cí
释义:脸软心慈 软:和软;慈:慈善。脸面和软,心地善良。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出处:软:和软;慈:慈善。脸面和软,心地善良。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37、上善若水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释义:上善若水 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了。
出处:《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38、难以忘怀 nán yǐ wàng huái
释义:难以忘怀 忘怀:忘记。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39、白水鉴心 bái shuǐ jiàn xīn
释义: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40、百川灌河 bǎi chuān guàn hé
释义:百川灌河 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出处:《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