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呆呆的样子的词语(形容呆呆的四字成语):假痴假呆,口呆目瞪,口呆目钝,呆似木鸡,呆头呆脑,呆如木鸡,呆若木鸡,呆里撒奸,楞头呆脑,痴儿呆女,目定口呆,目怔口呆,目睁口呆,目瞪口呆,诈痴佯呆,撇呆打堕,憨态可掬。
1、假痴假呆 jiǎ chī jiǎ dāi
释义:假痴假呆 装傻;假装糊涂
出处:《海上花列传》第48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2、口呆目瞪 kǒu dāi mù dèng
释义:口呆目瞪 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出处: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3、口呆目钝 kǒu dāi mù dùn
释义:口呆目钝 见“口呆目瞪”。
出处:克非《春潮急》二五:“张福寿顿时口呆目钝,半天才小声说:‘我晓得的喃!我又没去戴过红花、吃过油大。’”
4、呆似木鸡 dāi sì mù jī
释义:呆似木鸡 见“呆若木鸡”。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5、呆头呆脑 dāi tóu dāi nǎo
释义:呆头呆脑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出处: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6、呆如木鸡 dāi rú mù jī
释义:呆如木鸡 见“呆若木鸡”。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7、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释义: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8、呆里撒奸 dāi lǐ sā jiān
释义:呆里撒奸 形容外表痴呆,内心奸诈。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休要呆里撒奸;你待要恩情美满,却教我骨肉摧残。”
9、楞头呆脑 léng tóu dāi nǎo
释义:楞头呆脑 见“楞头楞脑”。
出处:余辰《蚕》:“我完全没有听讲,当然不知道李老师提问了什么。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这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楞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
10、痴儿呆女 chī ér dāi nǚ
释义:痴儿呆女 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
出处:宋·秦观《贺新郎》词:“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呆女流传谬。”
11、目定口呆 mù dìng kǒu dāi
释义:目定口呆 同“目瞪口呆”。
出处:《说唐》第二一回:“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12、目怔口呆 mù zhēng kǒu dāi
释义:目怔口呆 同“目瞪口呆”。
出处:茅盾《惊蛰》:“当下那霹雳似的一声,真把所有在场的贵客都吓得目怔口呆。”
13、目睁口呆 mù zhēng kǒu dāi
释义:目睁口呆 亦作“目瞪口呆”。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14、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
释义:目瞪口呆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15、诈痴佯呆 zhà chī yáng dāi
释义:诈痴佯呆 谓假装痴呆。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不如目今权依了他们处法,诈痴佯呆,住了官司,且保全了父骨,别图再报。”
16、撇呆打堕 piě dāi dǎ duò
释义:撇呆打堕 装呆作痴。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撇呆打堕,早被那人瞧破。要同归知爹肯么?料他每,不见许。"
17、憨态可掬 hān tài kě jū
释义:憨态可掬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