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读书的成语四字成语(关于读书的词语和成语):不学无术,不知肉味,不耻下问,不遑暇食,丹书铁券,丹书铁契,付之梨枣,傲贤慢士,分秒必争,刺股悬梁,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发愤忘食,大书特书,屏气凝神,布衣韦带,废书而叹,废寝忘食,才高八斗,持之以恒,春诵夏弦,暗室求物,浮光掠影,焚膏继晷,百读不厌,秉笔直书,穿壁引光,箪食瓢饮,腹载五车,读书三余,读书三到,读书得间,读书破万卷,读书种子,闭户读书,饱食终日,刺股读书,非学无以广才。
1、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不学无术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2、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3、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4、不遑暇食 bù huáng xiá shí
释义:不遑暇食 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出处:《书 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5、丹书铁券 dān shū tiě quàn
释义:丹书铁券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后汉书 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6、丹书铁契 dān shū tiě qì
释义: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7、付之梨枣 fù zhī lí zǎo
释义:付之梨枣 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段序》:“然欲付梨枣而啬于资,素愿莫偿,恒深歉怅。”
8、傲贤慢士 ào xián màn shì
释义: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9、分秒必争 fēn miǎo bì zhēng
释义:分秒必争 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
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10、刺股悬梁 cì gǔ xuán liáng
释义:刺股悬梁 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11、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12、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13、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览群书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14、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博闻强识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15、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释义: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6、大书特书 dà shū tè shū
释义:大书特书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
出处: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17、屏气凝神 bǐng qì níngshén
释义:屏气凝神 屏气:抑制呼吸;凝神:凝聚精神。忍住呼吸;聚精会神。
出处: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18、布衣韦带 bù yī wéi dài
释义: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19、废书而叹 fèi shū ér tàn
释义: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20、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1、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2、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3、春诵夏弦 chūn sòng xià xián
释义: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24、暗室求物 àn shì qiú wù
释义: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出处:《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如暗室求物,把火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费尽心力,只是搜索不见。”
25、浮光掠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释义:浮光掠影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出处: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26、焚膏继晷 fén gāo jì guǐ
释义:焚膏继晷 点起灯烛;接替日光照明。(焚:烧;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27、百读不厌 bǎi dú bù yàn
释义: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反复阅读也不感到厌倦。形容诗文含义精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出处:宋 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8、秉笔直书 bǐng bǐ zhí shū
释义:秉笔直书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29、穿壁引光 chuān bì yǐn guāng
释义: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0、箪食瓢饮 dān shí piáo yǐn
释义:箪食瓢饮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1、腹载五车 fù zài wǔ chē
释义: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32、读书三余 dú shū sān yú
释义: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33、读书三到 dú shū sān dào
释义: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34、读书得间 dú shū dé jiàn
释义: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35、读书破万卷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释义: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引申为尽;通;卷:书籍的册数或篇章。刻苦而认真地学习;翻破了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处: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6、读书种子 dú shū zhǒng zǐ
释义: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37、闭户读书 bì hù dú shū
释义: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隋书 卢思道传》:“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闭户读书,师事河间邢才子。”
38、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9、刺股读书 cì gǔ dú shū
释义: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40、非学无以广才 fēi xué wú yǐ guǎng cái
释义:非学无以广才 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