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办事有分寸成语(形容办事和说话正合分寸的成语):不为已甚,善刀而藏,得休便休,得寸进尺,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言谈举止,贪得无厌,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初写黄庭。
- 1、不为已甚 bù wéi yǐ shèn - 释义:不为已甚 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 2、善刀而藏 shàn dāo ér cáng - 释义:善刀而藏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 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3、得休便休 dé xiū biàn xiū - 释义:得休便休 休:停止,罢休。该罢手时就罢手。指适可而止 -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不如暂行停战,与他议和,若他肯就我范围,何妨得休便休,过了一年是一年,且到将来,再作计较。” 
- 4、得寸进尺 dé cùn jìn chǐ - 释义:得寸进尺 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5、恰到好处 qià dào hǎo chù - 释义:恰到好处 恰:正好。办事、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 - 出处: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 6、恰如其分 qià rú qí fèn - 释义:恰如其分 恰:恰好;分:分寸。合适的界限。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 7、言谈举止 yán tán jǔ zhǐ - 释义:言谈举止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 出处: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 8、贪得无厌 tān dé wú yàn - 释义:贪得无厌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 出处:《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 9、过犹不及 guò yóu bù jí - 释义:过犹不及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10、适可而止 shì kě ér zhǐ - 释义:适可而止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 11、初写黄庭 chū xiě huáng tíng - 释义:初写黄庭 黄庭:指《黄庭经》,为道家经典。恰到好处的意思。 - 出处:魏晋时人所写《黄庭经》帖,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相传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