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形容任务重的词语(形容任务沉重的成语):不遑启处,一言九鼎,任重道远,千钧重负,心事重重,死而后已,泰山压顶,繁刑重敛,肩负重任,负任蒙劳,负重涉远,负重致远,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不堪重负。
1、不遑启处 bù huáng qǐ chǔ
释义:不遑启处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
出处:《诗经·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匹夫百亩一室,不遑启处,无所移之也。"
2、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释义:一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3、任重道远 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释义: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千钧重负 qiān jūn zhòng fù
释义:千钧重负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出处:《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5、心事重重 xīn shì zhòng zhòng
释义:心事重重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6、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释义:死而后已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泰山压顶 tài shān yā dǐng
释义:泰山压顶 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出处:明 贾凫西《木皮词 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8、繁刑重敛 fán xíng zhòng liǎn
释义:繁刑重敛 繁:多;敛:征收。繁重的刑罚和赋税
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只为着土木疲民,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
9、肩负重任 jiān fù zhòng rèn
释义:肩负重任 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
出处:曲波《林海雪原》:“栾超家和陈小柱,未得饱赏威虎山的美景,肩负重任,离开威虎山,直奔神河庙。”
10、负任蒙劳 fù rèn méng láo
释义:负任蒙劳 谓担负重任,承受劳苦。
出处:战国·赵·慎则《慎子·民杂》:“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
11、负重涉远 fù zhòng shè yuǎn
释义:负重涉远 见“负重致远”。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勤求》:“不辞负重涉远,不避经险履危。”
12、负重致远 fù zhòng zhì yuǎn
释义:负重致远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憙传》:“更始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
13、轻于鸿毛 qīng yú hóng máo
释义: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4、重于泰山 zhòng yú tài shān
释义:重于泰山 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5、不堪重负 bu kan zhong fu
释义:不堪重负 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指在经济上或别的方面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