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到来的四字词语(形容到来的成语是什么):万马奔腾,兵临城下,地动山摇,大厦将倾,大难临头,如临大敌,山崩地裂,排山倒海,接踵而来,气吞山河,气贯长虹,汪洋自恣,汪洋自肆,沓来踵至,波澜壮阔,风云变色。
- 1、万马奔腾 wàn mǎ bēn téng - 释义:万马奔腾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出处: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 2、兵临城下 bīng lín chéng xià - 释义:兵临城下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 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 3、地动山摇 dì dòng shān yáo - 释义:地动山摇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 出处: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 4、大厦将倾 dà shà jiāng qīng - 释义:大厦将倾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 出处: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 5、大难临头 dà nàn lín tóu - 释义:大难临头 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 出处: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 6、如临大敌 rú lín dà dí - 释义:如临大敌 临:面对着。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 出处:《旧唐书 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 7、山崩地裂 shān bēng dì liè - 释义:山崩地裂 山崩塌;地开裂。多为地震所引起。原用来指灾难性的巨大事变。后比喻声势之大;变化剧然。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 8、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 释义:排山倒海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 出处: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 9、接踵而来 jiē zhǒng ér lái - 释义:接踵而来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脚步紧相连。 -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当此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老夫子系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闲情逸致!” 
- 10、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 释义: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 11、气贯长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释义:气贯长虹 气:气概;精神。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 12、汪洋自恣 wāng yáng zì zī - 释义:汪洋自恣 比喻人的气度或气势宏大。 - 出处:明·袁中道《李温陵传》:“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庄子》,然未有因读《庄子》而汪洋自恣者也,即汪洋自恣之人,又未必读《庄子》也。” 
- 13、汪洋自肆 wāng yáng zì sì - 释义:汪洋自肆 汪洋:形容文章气势浑厚,义理深广。肆:放纵。形容人的气度或文章等大气磅礴,豪放自如。 - 出处:唐 柳宗元《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 
- 14、沓来踵至 tà lái zhǒng zhì - 释义:沓来踵至 指纷纷到来。亦作“踏来麕至”。 - 出处:清林则徐《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倘敢抗违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或用火烧,务使创巨痛深,始免沓来踵至。” 
- 15、波澜壮阔 bō lán zhuàng kuò - 释义:波澜壮阔 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 出处: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 16、风云变色 fēng yún biàn sè - 释义:风云变色 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 出处: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