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海滨的四字成语(形容海滨的四字成语):人心难测,太平无事,平安无事,无边无际,海不扬波,海不波溢,海北天南,海底捞月,海底捞针,海怀霞想,海枯石烂,海枯见底,海沸山崩,海沸山摇,海沸山裂,海沸江翻,海沸河翻,海沸波翻,海涵地负,海涸石烂,海角天涯,海角天隅,海阔天空,海阔天高,漫无边际,风平浪静。
1、人心难测 rén xīn nán cè
释义:人心难测 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2、太平无事 tài píng wú shì
释义:太平无事 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出处: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3、平安无事 píng ān wú shì
释义:平安无事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出处:元 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4、无边无际 wú biān wú jì
释义:无边无际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5、海不扬波 hǎi bù yáng bō
释义:海不扬波 比喻太平无事。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6、海不波溢 hǎi bù bō yì
释义:海不波溢 海上风平浪静,没有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于兹矣。”
7、海北天南 hǎi běi tiān nán
释义:海北天南 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出处: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8、海底捞月 hǎi dǐ lāo yuè
释义:海底捞月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9、海底捞针 hǎi dǐ lāo zhēn
释义:海底捞针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那寻一个。”
10、海怀霞想 hǎi huái xiá xiǎng
释义:海怀霞想 唐李白《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本托意仙游。后以“海怀霞想”谓远游隐居之思。
出处:唐·李白《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
11、海枯石烂 hǎi kū shí làn
释义:海枯石烂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出处: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12、海枯见底 hǎi kū jiàn dǐ
释义:海枯见底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出处: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13、海沸山崩 hǎi fèi shān bēng
释义:海沸山崩 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摇”。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14、海沸山摇 hǎi fèi shān yáo
释义:海沸山摇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出处: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三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
15、海沸山裂 hǎi fèi shān liè
释义:海沸山裂 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亦作“海沸山摇”。
出处:明 张凤翼《红拂记 髯客海归》:“坐谈间早辨龙蛇,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发,空跌双靴。”
16、海沸江翻 hǎi fèi jiāng fān
释义:海沸江翻 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出处: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
17、海沸河翻 hǎi fèi hé fān
释义:海沸河翻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出处:清 洪昇《长生殿 合围》:“抵多少雷轰电转,可正是海沸河翻。”
18、海沸波翻 hǎi fèi bō fān
释义:海沸波翻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人喧呼海沸波翻,马嘶喊山崩地裂。”
19、海涵地负 hǎi hán dì fù
释义:海涵地负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出处: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清·王韬《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叙》:“公具海涵地负之才,出其余力为词章,已足以弁冕群贤,推倒一世。”
20、海涸石烂 hǎi hé shí làn
释义:海涸石烂 犹海枯石烂。
出处:清·秋瑾《精卫石》第二回:“海涸石烂情无改,正欲归坐续言词。”
21、海角天涯 hǎi jiǎo tiān yá
释义:海角天涯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出处:唐 白居易《浔阳春 春生》诗:“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22、海角天隅 hǎi jiǎo tiān yú
释义:海角天隅 见“海角天涯”。
出处:元·张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须有日再完整。”
23、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g
释义:海阔天空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出处: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24、海阔天高 hǎi kuò tiān gāo
释义:海阔天高 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出处: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25、漫无边际 màn wú biān jì
释义:漫无边际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26、风平浪静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释义:风平浪静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