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达婉拒的成语(形容委婉拒绝的成语):倒打一耙,分甘绝少,到处碰壁,千推万阻,却之不恭,吃闭门羹,四面碰壁,想方设法,拉不下脸,拒之门外,拒人于千里之外,拒人千里,拒谏饰非,明推暗就,来者不拒,来者勿拒,水泼不进,泰山不让土壤,深闭固拒,碍难从命,装腔作势,裒如充耳,褎如充耳,辞富居贫,饰非拒谏,软磨硬抗,十谒朱门九不开。
1、倒打一耙 dào dǎ yī pá
释义:倒打一耙 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一口。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2、分甘绝少 fēn gān jué shǎo
释义:分甘绝少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3、到处碰壁 dào chù pèng bì
释义:到处碰壁 比喻遇受阻碍或遭到拒绝。也指事情行不通或达不到目的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30章:“可惜他偏偏赶上了解放,到处碰壁,直碰得头破血流。”
4、千推万阻 qiān tuī wàn zǔ
释义:千推万阻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
出处:明·朱权《荆钗记》第四十六出:“邓尚书说亲,直恁千推万阻;见王太守乐意,却不顾五典三纲。”
5、却之不恭 què zhī bù gōng
释义:却之不恭 却:推辞;谢绝。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6、吃闭门羹 chī bì mén gēng
释义:吃闭门羹 羹:流汁食品。比喻串门时,主人不在家,被拒绝进门或受其他冷遇
出处: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哈哈,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
7、四面碰壁 sì miàn pèng bì
8、想方设法 xiǎng fāng shè fǎ
释义:想方设法 尽量想办法。
出处:叶圣陶《得失》:“教的一篇若是白话,看来看去差不多没有几句需要讲明的;然而也得想方设法,把五十分钟敷衍过去。”
9、拉不下脸 lā bù xià liǎn
释义:拉不下脸 指碍于情面,不能拒绝或不便开口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我表示拉不下脸,只好随他们去抄,果然抓走一些嫌疑犯。”
10、拒之门外 jù zhī mén wài
释义:拒之门外 拒:拒绝。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3章:“看来贾老师念过去的一面交情,还不准备把他拒之门外。”
11、拒人于千里之外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释义:拒人于千里之外 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12、拒人千里 jù rén qiān lǐ
释义:拒人千里 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13、拒谏饰非 jù jiàn shì fēi
释义:拒谏饰非 谏:劝告;饰:遮掩;遮盖;非:错误。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出处:荀况《荀子 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14、明推暗就 míng tuī àn jiù
释义:明推暗就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出处:清 李渔《慎鸾交 债饵》:“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难,说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15、来者不拒 lái zhě bù jù
释义:来者不拒 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16、来者勿拒 lái zhě wù jù
释义:来者勿拒 见“来者不拒”。
出处:《公羊传·隐公二年》:“公令戎于潜。”汉·何休注:“来者勿拒,去者勿追。”
17、水泼不进 shuǐ pō bù jìn
释义:水泼不进 形容十分严密。比喻一个人不接受意见或者一个单位拒绝和外界来往
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6回:“说着运动双戟,正是战锋如刺,水泼不进。”
18、泰山不让土壤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释义:泰山不让土壤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出处:《史记·李斯无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9、深闭固拒 shēn bì gù jù
释义:深闭固拒 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处:清 魏源《拟进呈序》:“以金匮石室进呈乙览之书而视同阴谋,深闭固拒。”
20、碍难从命 ài nán cóng mìng
释义: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出处:《三打祝家庄》第一幕第一场:“你回去复李大官人,本当将时迁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贼党,碍难从命。”
21、装腔作势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释义:装腔作势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22、裒如充耳 yòu rú chōng ěr
释义:裒如充耳 衣着华丽,塞耳不闻。指服饰与德行不相称
出处: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向者累请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为于国亡势去之余,亦已知其难矣。”
23、褎如充耳 yòu rú chōng ěr
释义:褎如充耳 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4、辞富居贫 cí fù jū pín
释义:辞富居贫 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出处:《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25、饰非拒谏 shì fēi jù jiàn
释义:饰非拒谏 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出处:《荀子 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26、软磨硬抗 ruǎn mó yìng kàng
释义:软磨硬抗 以和缓的手段纠缠,以强硬的手段对抗。形容想方设法拒绝服从。
27、十谒朱门九不开 shí yè zhū mén jiǔ bù kāi
释义:十谒朱门九不开 谒:拜见;朱门:权贵之门。指向权贵人家求助,经常被拒绝。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又不会巧言令色,况兼今日十谒朱门九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