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没有艺术天分的成语:一无所长,一窍不通,先天不足,冥顽不灵,孤陋寡闻,学浅才疏,学疏才浅,对牛弹琴,德薄才疏,德薄能鲜,才疏学浅,才疏德薄,才薄智浅,拙嘴笨腮,朽木不可雕,百无一用,目不识丁,笨嘴笨舌,胸无点墨,诠才末学,赐墙及肩。
1、一无所长 yī wú suǒ cháng
释义:一无所长 没有一点专长。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胜未有所闻,是先生于文武一无所长也。”
2、一窍不通 yī qiào bù tōng
释义:一窍不通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3、先天不足 xiān tiān bù zú
释义:先天不足 先天:中医指人或动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时期;与“后天”相对。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
4、冥顽不灵 míng wán bù líng
释义:冥顽不灵 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
出处:唐 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5、孤陋寡闻 gū lòu guǎ wén
释义:孤陋寡闻 学识短浅;见闻不广。陋:见闻不广;寡: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6、学浅才疏 xué qiǎn cái shū
释义: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7、学疏才浅 xué shū cái qiǎn
释义:学疏才浅 同“学浅才疏”。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8、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释义:对牛弹琴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出处: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9、德薄才疏 dé bó cái shū
释义:德薄才疏 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10、德薄能鲜 dé bó néng xiǎn
释义:德薄能鲜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出处: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11、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
释义:才疏学浅 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出处:元 柯丹邱《荆钗记 合卺》:“欲步蟾宫,奈才疏学浅,未得蜚冲。”
12、才疏德薄 cái shū dé bó
释义:才疏德薄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13、才薄智浅 cāi bó zhì qiǎn
释义:才薄智浅 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14、拙嘴笨腮 zhuō zuǐ bèn sāi
释义:拙嘴笨腮 见“拙嘴笨舌”。
出处:刘厚明《常河叔叔》:“不行,不行,我拙嘴笨腮的。”
15、朽木不可雕 xiǔ mù bù kě diāo
释义:朽木不可雕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6、百无一用 bǎi wú yī yòng
释义: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出处:清 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17、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释义:目不识丁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出处:《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18、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释义: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19、胸无点墨 xiōng wú diǎn mò
释义:胸无点墨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
20、诠才末学 quán cái mò xué
释义: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某以诠才末学,年未弱冠,出应科举之试。”
21、赐墙及肩 cì qiáng jí jiān
释义:赐墙及肩 比喻才学浅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