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的词语有哪些(形容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的成语):久历风尘,久经世故,久经风霜,关山阻隔,创业维艰,初出茅庐,发扬光大,口尚乳臭,各种各样,备尝艰苦,奋不顾身,开天辟地,曾经沧海,沧海桑田,登山涉水,筚路褴褛,精卫填海,艰难困苦,艰难险阻,苦尽甘来,草行露宿,荜路蓝缕,荜路蓝蒌,褴褛筚路,赴蹈汤火,颠沛流离,风尘仆仆,风霜雨雪,风餐露宿,餐风饮露,饱学之士,饱经世变,饱经世故,饱经忧患,饱经沧桑,饱经霜雪,饱经风雨,饱食终日,驹齿未落,黄口孺子。
1、久历风尘 jiǔ lì fēng chén
释义:久历风尘 经历过很多艰苦的日子。
2、久经世故 jiǔ jīng shì gù
释义:久经世故 世俗,俗气,老于世故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这老头儿虽说粗豪,却是个久经世故的,须是不露一毫芒角才引得出他的真话来呢。”
3、久经风霜 jiǔ jīng fēng shuāng
释义:久经风霜 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40章:“他那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4、关山阻隔 guān shān zǔ gé
释义:关山阻隔 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出处:元 郑德辉《 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5、创业维艰 chuàng yè wéi jiān
释义:创业维艰 开创事业是艰难的。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古应春追随胡雪岩多年,当初创业维艰的经过大多熟悉。”
6、初出茅庐 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7、发扬光大 fā yáng guāng dà
释义:发扬光大 光大:使显赫盛大。使好的优秀的事物现象不断发展;从而更加完善、提高。
出处:宋 黄榦《黄勉斋文集 刘正之遂初堂记》:“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
8、口尚乳臭 kǒu shàng rǔ xiù
释义:口尚乳臭 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9、各种各样 gè zhǒng gè yàng
释义:各种各样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10、备尝艰苦 bèi cháng jiān kǔ
释义: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纪闻 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11、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2、开天辟地 kāi tiān pì dì
释义:开天辟地 辟:开辟。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
出处:《隋书 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
13、曾经沧海 céng jīng cāng hǎi
释义:曾经沧海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出处: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4、沧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释义:沧海桑田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15、登山涉水 dēng shān shè shuǐ
释义:登山涉水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16、筚路褴褛 bì lù lán lǚ
释义:筚路褴褛 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出处: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褴褛,孤军苦战,非为金钱,非为名誉,不厌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17、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精卫填海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出处: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18、艰难困苦 jiān nán kùn kǔ
释义:艰难困苦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19、艰难险阻 jiān nán xiǎn zǔ
释义:艰难险阻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20、苦尽甘来 kǔ jìn gān lái
释义:苦尽甘来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21、草行露宿 cǎo xíng lù sù
释义:草行露宿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出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22、荜路蓝缕 bì lù lán lǚ
释义:荜路蓝缕 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宋·司马光《和王介甫巫山高》:“嗟嗟若敖、蚡冒,荜路蓝缕空辛勤。”
23、荜路蓝蒌 bì lù lán lóu
释义:荜路蓝蒌 筚路:柴车。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荜路蓝蒌,以处草莽。”
24、褴褛筚路 lán lǚ bì lù
释义:褴褛筚路 指穿着破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形容开创者的艰辛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5、赴蹈汤火 fù dǎo tāng huǒ
释义:赴蹈汤火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26、颠沛流离 diān pèi liú lí
释义:颠沛流离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出处: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27、风尘仆仆 fēng chén pú pú
释义:风尘仆仆 风尘:指旅行。仆:走路劳累的样子。旅行艰辛困顿;行路劳累疲乏。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28、风霜雨雪 fēng shuāng yǔ xuě
释义:风霜雨雪 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出处: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29、风餐露宿 fēng cān lù sù
释义:风餐露宿 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出处: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30、餐风饮露 cān fēng yǐn lù
释义:餐风饮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明 王守仁《瘗旅文》:“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31、饱学之士 bǎo xué zhī shì
释义: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32、饱经世变 bǎo jīng shì biàn
释义:饱经世变 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
33、饱经世故 bǎo jīng shì gù
释义:饱经世故 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出处:宋 陆游《书兴》诗:“占得溪山卜数椽,饱经世故气犹全。”
34、饱经忧患 bǎo jīng yōu huàn
释义:饱经忧患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出处: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35、饱经沧桑 bǎo jīng cāng sāng
释义:饱经沧桑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出处: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36、饱经霜雪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释义:饱经霜雪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37、饱经风雨 bǎo jīng fēng yǔ
释义:饱经风雨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出处:孙犁《秀露集 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38、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9、驹齿未落 jū chǐ wèi luò
释义:驹齿未落 驹:小马。小马的乳齿尚未更换。比喻人尚年幼。
出处:《北史 杨愔传》:“此儿驹齿未落,忧心忡忡是我家龙文(骏马名),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40、黄口孺子 huáng kǒu rú zǐ
释义:黄口孺子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