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人特别烦的词语(成语形容一个人特别烦):焦躁不安,不胜其烦,令人作呕,六神无主,分章析句,劳形苦心,在天之灵,坐卧不安,如坐针毡,局促不安,心力交瘁,心惊胆战,心慌意乱,心烦意乱,心神不宁,忐忑不安,恨之入骨,惴惴不安,意乱心慌,死皮赖脸,涎皮赖脸,深恶痛绝,疲惫不堪,筋疲力尽,精疲力竭,絮絮叨叨,行坐不安,诚惶诚恐,身心交病,青堂瓦舍,惊悸不安,三日两头,不堪重负。
1、焦躁不安 jiāo zào bù ān
释义:焦躁不安 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2、不胜其烦 bù shèng qí fán
释义:不胜其烦 不胜:承担不了;烦:烦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
3、令人作呕 lìng rén zuò ǒu
释义:令人作呕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出处: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
4、六神无主 liù shén wú zhǔ
释义:六神无主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5、分章析句 fēn zhāng xī jù
释义:分章析句 谓雕琢推敲文章。
出处:宋·陆游《谢参政启》:“至拙无能,下愚不肖,分章析句于蓬枢瓮牖之下。”
6、劳形苦心 láo xíng kǔ xīn
释义:劳形苦心 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出处: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7、在天之灵 zài tiān zhī líng
释义:在天之灵 已经升天的灵魂。指已经去世的人的精神。
出处: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八卷:“陛下虽欲用之,如其在天之灵何?”
8、坐卧不安 zuò wò bù ān
释义:坐卧不安 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9、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
释义:如坐针毡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10、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释义:局促不安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11、心力交瘁 xīn lì jiāo cuì
释义:心力交瘁 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交:齐;瘁:过度的劳累。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由此心力交瘁,患疾遂卒。”
12、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
释义:心惊胆战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13、心慌意乱 xīn huāng yì luàn
释义:心慌意乱 心里慌乱;没有主意。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
14、心烦意乱 xīn fán yì luàn
释义: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15、心神不宁 xīn shén bù níng
释义:心神不宁 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16、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7、恨之入骨 hèn zhī rù gǔ
释义:恨之入骨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18、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释义:惴惴不安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出处:《诗经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19、意乱心慌 yì luàn xīn huāng
释义:意乱心慌 心中惊慌忙乱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
20、死皮赖脸 sǐ pí lài liǎn
释义:死皮赖脸 脸憨皮厚;没羞没臊地缠磨不清。形容不顾羞耻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三升米两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儿呢。”
21、涎皮赖脸 xián pí lài liǎn
释义:涎皮赖脸 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
出处: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14出:“你在这青堂屋舍里坐的,到也自在,你这等涎皮赖脸的,俺管监的吃风!”
22、深恶痛绝 shēn wù tòng jué
释义:深恶痛绝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23、疲惫不堪 pí bèi bù kān
释义:疲惫不堪 疲惫:极度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深。形容非常疲乏。
出处: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24、筋疲力尽 jīn pí lì jìn
释义:筋疲力尽 筋:筋骨;疲:疲劳;尽:完。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也作“力尽筋疲”。
出处:宋 司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尽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25、精疲力竭 jīng pí lì jié
释义:精疲力竭 竭:尽。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净尽。形容极度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出处:宋 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26、絮絮叨叨 xù xù dāo dāo
释义:絮絮叨叨 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出处:明 汤显祖《紫箫记 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来覆去,那里睡来?”
27、行坐不安 xíng zuò bù ān
释义:行坐不安 行:走。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形容心情焦躁不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瑜闻大惊,行坐不安。”
28、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释义:诚惶诚恐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29、身心交病 shēn xīn jiāo bìng
释义:身心交病 交:同时;病:疲惫;困乏。身体和精神都疲惫。
出处:鲁迅《而已集》:“至于我呢,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思患豫防。”
30、青堂瓦舍 qīng táng wǎ shè
释义:青堂瓦舍 堂:高大的屋子。青灰砖砌的堂屋,灰瓦盖顶的住房。指大瓦房。
出处: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十四出:“你在这青堂瓦舍里坐着,到也自在,你这等涎皮赖脸的,俺管监的吃风!”
31、惊悸不安 jīng jì bù ān
释义:惊悸不安 悸:心跳。惊慌心跳,不能安宁。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六回:"虽则无人,心实惊悸不安。"
32、三日两头 sān rì liǎng tóu
释义:三日两头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升三升米二升豆子,舅舅也就没法儿呢。"
33、不堪重负 bu kan zhong fu
释义:不堪重负 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指在经济上或别的方面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