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不出所料,不可动摇,不可造次,不知所云,不置褒贬,不计其数,不识时务,不顾一切,伯仲之间,倍道而进,傲慢少礼,傲睨得志,傲贤慢士,兵精粮足,冰清玉洁,冰肌玉骨,别来无恙,变化无常,安营下寨,安身之地,安身之处,宝刀不老,懊悔无及,才占八斗,才薄智浅,才高八斗,把薪助火,拨云雾见青天,擦亮眼睛,昂然直入,昂然而入,昂首挺胸,暗渡陈仓,步罡踏斗,百里之才,背若芒刺,败兵折将,避凶就吉,避嫌守义,饱学之士。
- 1、不出所料 bù chū suǒ liào - 释义:不出所料 出:超出;料:推测;料想。指没有出乎预料。即在意料之中。 -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 2、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 释义:不可动摇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 3、不可造次 bù kě zào cì - 释义: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 4、不知所云 bù zhī suǒ yún - 释义: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5、不置褒贬 bù zhì bāo biǎn - 释义:不置褒贬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 6、不计其数 bù jì qí shù - 释义:不计其数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 出处: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 7、不识时务 bù shí shí wù - 释义:不识时务 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 8、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 释义:不顾一切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9、伯仲之间 bó zhòng zhī jiān - 释义: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 出处: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10、倍道而进 bèi dào ér jìn - 释义: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 11、傲慢少礼 ào màn shǎo lǐ - 释义:傲慢少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 12、傲睨得志 ào nì dé zhì - 释义: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 13、傲贤慢士 ào xián màn shì - 释义: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 14、兵精粮足 bīng jīng liáng zú - 释义:兵精粮足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 15、冰清玉洁 bīng qīng yù jié - 释义:冰清玉洁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 出处: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 16、冰肌玉骨 bīng jī yù gǔ - 释义:冰肌玉骨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 出处:后蜀 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 17、别来无恙 bié lái wú yàng - 释义:别来无恙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 18、变化无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 释义:变化无常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 19、安营下寨 ān yíng xià zhài - 释义:安营下寨 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 20、安身之地 ān shēn zhī dì - 释义: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21、安身之处 ān shēn zhī chù - 释义:安身之处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22、宝刀不老 bǎo dāo bù lǎo - 释义:宝刀不老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 23、懊悔无及 ào huǐ wú jí - 释义: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 24、才占八斗 cái zhān bā dǒu - 释义:才占八斗 才:文才,才华。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 出处: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 注:一石等于十斗。石,念 dàn 。 
- 25、才薄智浅 cāi bó zhì qiǎn - 释义:才薄智浅 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 26、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27、把薪助火 bǎ xīn zhù huǒ - 释义:把薪助火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 28、拨云雾见青天 bō yún wū jiàn qīng tiān - 释义:拨云雾见青天 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 29、擦亮眼睛 cā liàng yǎn jīng - 释义:擦亮眼睛 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被蒙骗 -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42章:“他要大家擦亮眼睛,看清方向,稳住心思,不要被一时风吹草动迷糊住。” 
- 30、昂然直入 áng rán zhí rù - 释义: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 
- 31、昂然而入 áng rán ér rù - 释义:昂然而入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 32、昂首挺胸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 释义:昂首挺胸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出处:《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33、暗渡陈仓 àn dù chén cāng - 释义:暗渡陈仓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宝鸡市东;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①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亦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②也比喻男女私通。 - 出处:《群音类选 》:“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有贼兵来犯着,杀得他怎生逃。” 
- 34、步罡踏斗 bù gāng tà dǒu - 释义:步罡踏斗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 -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 35、百里之才 bǎi lǐ zhī cái - 释义:百里之才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 36、背若芒刺 bèi ruò máng cì - 释义:背若芒刺 犹言芒刺在背。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不意[曹操]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 37、败兵折将 bài bīng zhé jiàng - 释义:败兵折将 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 38、避凶就吉 bì xiōng jiù jí - 释义:避凶就吉 避:避开;就:趋。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6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 39、避嫌守义 bì xián shǒu yì - 释义:避嫌守义 嫌:嫌疑;守义:保守道义。避开嫌疑,保守道义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 
- 40、饱学之士 bǎo xué zhī shì - 释义: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