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到困难就退缩 成语(形容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心理成语):临危不惧,临阵脱逃,乘风破浪,偃旗息鼓,再接再厉,力争上游,勇往直前,听天由命,恇怯不前,抱头缩项,望而生畏,波涛汹涌,畏缩不前,畏葸不前,畏首畏尾,知难而进,知难而退,胆小如鼠,见机而行,走为上策,逡巡畏缩,畏缩逡巡。
1、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释义:临危不惧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出处:《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2、临阵脱逃 lín zhèn tuō táo
释义:临阵脱逃 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出处: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3、乘风破浪 chéng fēng pò làng
释义:乘风破浪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4、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释义: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5、再接再厉 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再接再厉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出处: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6、力争上游 lì zhēng shàng yóu
释义:力争上游 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
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7、勇往直前 yǒng wǎng zhí qián
释义: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8、听天由命 tīng tiān yóu mìng
释义:听天由命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出处: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9、恇怯不前 kuāng qiè bù qián
释义:恇怯不前 恇怯:恐惧畏缩。恐惧畏缩,不敢向前。
出处:《宋史·杨琼传》:“及闻清远之败,益恇怯不前。”
10、抱头缩项 bào tóu suō xiàng
释义:抱头缩项 项:颈的后部。形容畏缩不敢出斗的样子
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着那俊才郎倒戈甲,抱头缩项。”
11、望而生畏 wàng ér shēng wèi
释义:望而生畏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2、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
释义: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13、畏缩不前 wèi suō bù qián
释义: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14、畏葸不前 wèi xǐ bù qián
释义:畏葸不前 不敢向前。葸:害怕。
出处:《清史稿 高宗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15、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释义:畏首畏尾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16、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释义:知难而进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17、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释义:知难而退 知道困难就退却下来。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18、胆小如鼠 dǎn xiǎo rú shǔ
释义:胆小如鼠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胆小怕事。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19、见机而行 jiàn jī ér xíng
释义:见机而行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出处:《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20、走为上策 zǒu wéi shàng cè
释义:走为上策 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21、逡巡畏缩 qūn xún wèi suō
释义:逡巡畏缩 逡巡:想走又不走,犹豫不决的样子。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
出处:明·刘基《黄金策·出行》:"或鬼持世,乃是逡巡畏缩之象,欲行不行,必怀疑贰。"
22、畏缩逡巡 wèi suō qūn xún
释义:畏缩逡巡 逡巡:想走又不走,犹豫不决的样子。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
出处:明·刘基《黄金策·出行》:"或鬼持世,乃是逡巡畏缩之象,欲行不行,必怀疑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