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想不出来的成语(形容想不出的成语):一窍不通,一筹莫展,万全之策,不知所措,事出意外,出乎意料,出人意料,安坐待毙,小手小脚,左右为难,心中无数,惊慌失措,意料之外,手忙脚乱,手足无措,抓耳挠腮,挖空心思,措手不及,插翅难飞,无能为力,无计可施,晴天霹雳,束手就擒,束手待毙,束手无策,楚囚对泣,殚精竭虑,猝不及防,百思不解,突如其来,绞尽脑汁,缩手缩脚,胸中无数,计无所出,黔驴技穷,始料未及。
1、一窍不通 yī qiào bù tōng
释义:一窍不通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2、一筹莫展 yī chóu mò zhǎn
释义:一筹莫展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3、万全之策 wàn quán zhī cè
释义:万全之策 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4、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释义: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5、事出意外 shì chū yì wài
释义:事出意外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3回:“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忙上来问好,命老道来接马。”
6、出乎意料 chū hū yì liào
释义:出乎意料 指出人意料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7、出人意料 chū rén yì liào
释义:出人意料 意料: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表示情况非同寻常。也作“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出人意表”。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
8、安坐待毙 ān zuò dài bì
释义:安坐待毙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出处:明 李贽《焚书 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9、小手小脚 xiǎo shǒu xiǎo jiǎo
释义:小手小脚 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出处:峻青《海啸》第四章:“你喝起酒来,却小手小脚的。这未免和你的身分不相称吧!”
10、左右为难 zuǒ yòu wéi nán
释义:左右为难 无论怎么办都有困难。指处于某一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太太听了,自然是左右为难;但事到其间,实在无法。”
11、心中无数 xīn zhōng wú shù
释义:心中无数 指对情况不太了解或处理事情没有把握。数:数目;指掌握的实际情况。
出处:蒋和森《风萧萧 冲天记一》:“他虽然素称'博学',熟读经史,可是对此却心中无数。”
12、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3、意料之外 yì liào zhī wài
释义:意料之外 没有想到的。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剿。”
14、手忙脚乱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释义:手忙脚乱 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临济宗 镇州大悲和尚》:“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15、手足无措 shǒu zú wú cuò
释义: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6、抓耳挠腮 zhuā ěr náo sāi
释义:抓耳挠腮 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17、挖空心思 wā kōng xīn sī
释义: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出处: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18、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
释义:措手不及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19、插翅难飞 chā chì nán fēi
释义:插翅难飞 即使插上翅膀也难飞走。比喻无法逃脱。也作“插翅难逃”。
出处:明 周楫《西湖二集 胡少保平倭战功》:“王直细细叫人探视,见四面官兵围得铁桶一般,插翅难飞。”
20、无能为力 wú néng wéi lì
释义:无能为力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21、无计可施 wú jì kě shī
释义: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22、晴天霹雳 qíng tiān pī lì
释义:晴天霹雳 雳:炸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发性的令人吃惊的事情或灾祸。
出处: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二十一 人日出游湖上》诗:“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
23、束手就擒 shù shǒu jiù qín
释义:束手就擒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24、束手待毙 shù shǒu dài bì
释义:束手待毙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25、束手无策 shù shǒu wú cè
释义:束手无策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26、楚囚对泣 chǔ qiú duì qì
释义:楚囚对泣 楚囚:指被俘到晋国的楚人钟仪;后比喻处于危难窘迫境地的人;对泣:相对哭泣。现泛指处于危难窘迫之境的人相对而泣。
出处:宋 杨万里《新亭送客》:“柏壁置人添一笑,~后千年。”
27、殚精竭虑 dān jīng jié lǜ
释义: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28、猝不及防 cù bù jí fáng
释义:猝不及防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29、百思不解 bǎi sī bù jiě
释义:百思不解 解:理解。经过百般反复思索仍不理解。也作“百思不得其解”。
出处:清 无名氏《葛仙翁全传》:“百思不解,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
30、突如其来 tū rú qí lái
释义:突如其来 突然发生或到来。突如:出乎意料;突然来临。
出处:《周易 离》:“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地。’”
31、绞尽脑汁 jiǎo jìn nǎo zhī
释义:绞尽脑汁 绞:挤;用;尽:完。形容用尽了心机;想尽了一切办法。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
32、缩手缩脚 suō shǒu suō jiǎo
释义:缩手缩脚 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33、胸中无数 xiōng zhōng wú shù
释义:胸中无数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34、计无所出 jì wú suǒ chū
释义:计无所出 计:计策,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出处:《晋书 顾荣传》:“兄弟姻娅盘固州郡,威逼士庶以为臣仆,于时贤愚计无所出。”
35、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释义:黔驴技穷 黔:今贵州省;穷:尽。黔地的驴;本领穷尽了。比喻极为有限的一点本领也用尽了。
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36、始料未及 shi liao wei ji
释义:始料未及 没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