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美秦始皇的四字成语(形容秦始皇的成语):事无大小,公正廉明,兵临城下,口蜜腹剑,叱咤风云,固若金汤,图穷匕见,坑儒焚书,声势浩大,大气磅礴,失道寡助,奇货可居,彪形大汉,得道多助,所向披靡,拔山盖世,明镜高悬,歌舞升平,民不聊生,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气壮山河,气息奄奄,气贯长虹,洞察一切,混淆是非,烽火连天,称王称霸,背信弃义,草菅人命,衡石量书,豺狼当道,超前绝后,述而不作,飞扬跋扈,高悬秦镜,高抬明镜,黑白混淆,横加指责,不拘绳墨。
1、事无大小 shì wú dà xiǎo
释义:事无大小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出处:《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2、公正廉明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释义:公正廉明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爱才如命。”
3、兵临城下 bīng lín chéng xià
释义:兵临城下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4、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5、叱咤风云 chì zhà fēng yún
释义:叱咤风云 叱咤:发怒吆喝。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可以左右整个局势。
出处:《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论》:“炽磐叱咤风云,见机而动。”
6、固若金汤 gù ruò jīn tāng
释义:固若金汤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7、图穷匕见 tú qióng bǐ xiàn
释义:图穷匕见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8、坑儒焚书 kēng rú fén shū
释义:坑儒焚书 坑:活埋;焚:烧。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9、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10、大气磅礴 dà qì páng bó
释义:大气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出处: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11、失道寡助 shī dào guǎ zhù
释义: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2、奇货可居 qí huò kě jū
释义:奇货可居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吕不韦列传》:“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13、彪形大汉 biāo xíng dà hàn
释义:彪形大汉 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14、得道多助 dé dào duō zhù
释义:得道多助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5、所向披靡 suǒ xiàng pī mǐ
释义:所向披靡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处:《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16、拔山盖世 bá shān gài shì
释义:拔山盖世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7、明镜高悬 míng jìng gāo xuán
释义:明镜高悬 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在面前。称颂官吏审案严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锐;明察秋毫;公正无私。
出处: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18、歌舞升平 gē wǔ shēng píng
释义:歌舞升平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出处:元 陆文圭《跋》:“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
19、民不聊生 mín bù liáo shēng
释义:民不聊生 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20、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释义:气势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出处: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21、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释义: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22、气壮山河 qì zhuàng shān hé
释义:气壮山河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出处: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23、气息奄奄 qì xī yǎn yǎn
释义:气息奄奄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4、气贯长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释义:气贯长虹 气:气概;精神。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25、洞察一切 dòng chá yī qiè
释义:洞察一切 洞察:看得很清楚。对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准确的判断力。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26、混淆是非 hùn xiáo shì fēi
释义:混淆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出处: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27、烽火连天 fēng huǒ lián tiān
释义:烽火连天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28、称王称霸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释义:称王称霸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
出处: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29、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释义: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30、草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mìng
释义: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31、衡石量书 héng shí liàng shū
释义:衡石量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亦作“衡石程书”。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32、豺狼当道 chái láng dāng dào
释义:豺狼当道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当路”。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33、超前绝后 chāo qián jué hòu
释义:超前绝后 谓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野叟曝言》六九回:“飞娘咋舌惊叹道:‘天下有这等奇烈女子,守节不变,犹人所能,至宁死而不显,婆婆之失,则真可超前绝后矣。’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34、述而不作 shù ér bù zuò
释义:述而不作 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自己并无创新之见。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35、飞扬跋扈 fēi yáng bá hù
释义:飞扬跋扈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36、高悬秦镜 gāo xuán qín jìng
释义:高悬秦镜 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37、高抬明镜 gāo tái míng jìng
释义:高抬明镜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出处:《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38、黑白混淆 hēi bái hùn xiáo
释义:黑白混淆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出处:《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39、横加指责 héng jiā zhǐ zé
释义:横加指责 横:蛮横。不讲道理地批评或挖苦别人。
40、不拘绳墨 bù jū shéng mò
释义:不拘绳墨 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有侄儿郭仲翔,才兼文武,一生豪侠尚气,不拘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