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闲暇的成语(形容很闲暇的成语):国家闲暇,乐在其中,从容就义,优哉游哉,修身养性,大模大样,太平无事,安安逸逸,安闲自在,安闲自得,宠辱皆忘,应接不暇,心旷神怡,悠然自得,悠闲自在,无忧无虑,游手好闲,满不在乎,羲皇上人,自由自在,自顾不暇,茶余酒后,茶余饭后,闲云野鹤,闲情逸致,北窗高卧,不暇应接,命该如此,昂然自得。
1、国家闲暇 guó jiā xián xiá
释义:国家闲暇 国家太平无事,既无内乱,也无外患。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2、乐在其中 lè zài qí zhōng
释义:乐在其中 乐:快乐;乐趣。在做事情中能得到乐趣。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从容就义 cóng róng jiù yì
释义:从容就义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4、优哉游哉 yōu zāi yóu zāi
释义:优哉游哉 优游:悠闲无事;哉:古汉语感叹词。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
出处:《诗经 小雅 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5、修身养性 xiū shēn yǎng xìng
释义:修身养性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陶冶心性
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25回:“喝了一碗茶,把碗往地下一扔,说:‘可不必生气,出家人修身养性。’”
6、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释义:大模大样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7、太平无事 tài píng wú shì
释义:太平无事 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出处: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8、安安逸逸 ān ān yì yì
释义:安安逸逸 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的。”
9、安闲自在 ān xián zì zài
释义: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10、安闲自得 ān xián zì dé
释义: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11、宠辱皆忘 chǒng rǔ jiē wàng
释义:宠辱皆忘 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应接不暇 yìng jiē bù xiá
释义:应接不暇 暇。空闲。风景好看;东西好而多;看不过来;或人、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应付。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13、心旷神怡 xīn kuàng shén yí
释义: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4、悠然自得 yōu rán zì dé
释义:悠然自得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15、悠闲自在 yōu xián zì zài
释义:悠闲自在 自在:无拘无束。形容神态从容,无拘无束。
出处:清·张贵胜《遗愁集·忠义》卷四:“此之谓从容就义也,死是何等事,乃能夫妇同心,又做得如此悠闲自在。”
16、无忧无虑 wú yōu wú lǜ
释义:无忧无虑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17、游手好闲 yóu shǒu hào xián
释义:游手好闲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18、满不在乎 mǎn bù zài hū
释义:满不在乎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19、羲皇上人 xī huáng shàng rén
释义:羲皇上人 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
出处: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20、自由自在 zì yóu zì zài
释义:自由自在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21、自顾不暇 zì gù bù xiá
释义:自顾不暇 自己顾自己还来不及(顾:照顾;暇:空闲)。多指无法照顾别人。
出处:《晋书 刘聪载记》:“彼方忧自固,何暇来耶!”
22、茶余酒后 chá yú jiǔ hòu
释义:茶余酒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考场三丑》:“人们在茶余酒后作为谈资的,大概是这一种。”
23、茶余饭后 chá yú fàn hòu
释义:茶余饭后 品茶、吃饭之后的一段闲暇时间。多指傍晚一段时间。
出处:元 关汉卿《斗鹌鹑 女校尉》套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24、闲云野鹤 xián yún yě hè
释义:闲云野鹤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25、闲情逸致 xián qíng yì zhì
释义:闲情逸致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26、北窗高卧 bēi chuāng gāo wò
释义:北窗高卧 比喻悠闲自得。
出处: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27、不暇应接 bù xiá yìng jiē
释义:不暇应接 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出处:晋·王献之《镜湖贴》:"镜湖澄澈,清流泻注;山川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28、命该如此 mìng gāi rú cǐ
释义:命该如此 命里注定就应该是这样。是一种迷信的、唯心的说法。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该如此了。"
29、昂然自得 áng rán zì dé
释义: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