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自己很没用的词(表示自己很没用的成语):一无是处,力不从心,力所能及,妄自菲薄,岂有此理,得心应手,手无缚鸡之力,手足无措,拱手让人,无缚鸡之力,无能为力,无计可施,有凭有据,束手就擒,束手待毙,束手无策,毛手毛脚,百无一用,缚鸡之力,缩手缩脚,自愧不如,自愧弗如,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自甘暴弃,自觉形秽,自轻自贱,高凤自秽。
1、一无是处 yī wú shì chù
释义:一无是处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出处: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2、力不从心 lì bù cóng xīn
释义:力不从心 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3、力所能及 lì suǒ néng jí
释义:力所能及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出处: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4、妄自菲薄 wàng zì fěi bó
释义:妄自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过分地;菲薄:小看;轻视。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岂有此理 qǐ yǒu cǐ lǐ
释义:岂有此理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出处:《南齐书 虞悰传》:“郁林废,悰窃叹曰:‘王徐遂缚绔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
6、得心应手 dé xīn yìng shǒu
释义:得心应手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7、手无缚鸡之力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释义:手无缚鸡之力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出处: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8、手足无措 shǒu zú wú cuò
释义: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9、拱手让人 gǒng shǒu ràng rén
释义:拱手让人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
10、无缚鸡之力 wú fù jī zhī lì
释义:无缚鸡之力 缚:捆,绑。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11、无能为力 wú néng wéi lì
释义:无能为力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12、无计可施 wú jì kě shī
释义: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13、有凭有据 yǒu píng yǒu jù
释义:有凭有据 既有凭证,又有依据。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14、束手就擒 shù shǒu jiù qín
释义:束手就擒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15、束手待毙 shù shǒu dài bì
释义:束手待毙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16、束手无策 shù shǒu wú cè
释义:束手无策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17、毛手毛脚 máo shǒu máo jiǎo
释义:毛手毛脚 做事粗心,不细致。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6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
18、百无一用 bǎi wú yī yòng
释义: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出处:清 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19、缚鸡之力 fù jī zhī lì
释义:缚鸡之力 缚:捆、绑。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
出处: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20、缩手缩脚 suō shǒu suō jiǎo
释义:缩手缩脚 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21、自愧不如 zì kuì bù rú
释义:自愧不如 自己惭愧;比不上别人。形容因自觉不如别人或有缺点而感到惭愧。
出处: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22、自愧弗如 zì kuì fú rú
释义:自愧弗如 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邵九娘》:“妻亦心贤之,然自愧弗如,积惭成忌。”
23、自暴自弃 zì bào zì qì
释义:自暴自弃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4、自甘堕落 zì gān duò luò
释义:自甘堕落 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
25、自甘暴弃 zì gān bào qì
释义:自甘暴弃 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出处:章炳麟《演说录》:“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
26、自觉形秽 zì jué xíng huì
释义:自觉形秽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27、自轻自贱 zì qīng zì jiàn
释义:自轻自贱 轻、贱:轻视。卑视自己;不知自重。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28、高凤自秽 gāo fèng zì huì
释义:高凤自秽 东汉高凤,字文通,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后用为自诬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