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草地的四字词语或成语(描写草地的四字成语):一望无垠,一望无际,一马平川,丰草长林,举目千里,十步芳草,寸草不生,承星履草,无涯无际,无边无涯,无边无际,早出晚归,漫无边际,琪花瑶草,瑶草琪花,生机勃勃,疾风劲草,百草权舆,稀稀落落,绚丽多彩,芳草鲜美,苍翠欲滴,草木皆兵,草长莺飞,莺飞草长,郁郁青青,长林丰草,鞠为茂草,风吹草动,草木萧疏,草木黄落,绿草如茵,平衍旷荡,芳草萋萋,一碧千里,碧草舅茵,一碧无际,碧草如茵。
1、一望无垠 yī wàng wú yín
释义:一望无垠 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
2、一望无际 yī wàng wú jì
释义:一望无际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出处: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
3、一马平川 yī mǎ píng chuān
释义:一马平川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
出处: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4、丰草长林 fēng cǎo cháng lín
释义:丰草长林 ①茂草高林。②指隐逸之地。
出处:唐·杜甫《进三大礼赋表》:“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
5、举目千里 jǔ mù qiān lǐ
释义:举目千里 放眼远眺,可以见到很远之处。形容视野广阔辽远。
出处:宋·刘学箕《松江哨遍》:“松江太湖,举目千里,风涛不作,水面砥平。”
6、十步芳草 shí bù fāng cǎo
释义:十步芳草 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出处:汉 刘向《说苑 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 王符《潜夫论 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7、寸草不生 cùn cǎo bù shēng
释义:寸草不生 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8、承星履草 chéng xīng lǚ cǎo
释义:承星履草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出处:晋·葛洪《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9、无涯无际 wú yá wú jì
释义:无涯无际 涯:边际,极限;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好好的平原旷野,却怎么弥弥漫漫,一望都是白浪滔天,无涯无际,却似个东洋大海。”
10、无边无涯 wú biān wú yá
释义:无边无涯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是收工回家的时候了,妇女们的无边无涯的‘闲条’这会儿自然收了场。”
11、无边无际 wú biān wú jì
释义:无边无际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12、早出晚归 zǎo chū wǎn guī
释义:早出晚归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13、漫无边际 màn wú biān jì
释义:漫无边际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14、琪花瑶草 qí huā yáo cǎo
释义:琪花瑶草 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出处:王毂《梦仙谣》:“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15、瑶草琪花 yáo cǎo qí huā
释义:瑶草琪花 亦作“瑶草琪葩”。①仙境里的花草。②珍贵奇异的花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行不到一里之间,但见荆棘为篱,外面都是青松翠柏,篱内尽是瑶草琪花。”
16、生机勃勃 shēng jī bó bó
释义:生机勃勃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17、疾风劲草 jí fēng jìn cǎo
释义:疾风劲草 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出处:《东观汉记 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18、百草权舆 bǎi cǎo quán yú
释义:百草权舆 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出处:《大戴礼记·诰志》第九卷:“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19、稀稀落落 xī xī luò luò
释义:稀稀落落 稀疏冷落的样子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6回:“一片白茫茫不辨人影,只有几个巡捕稀稀落落的在街上站着。”
20、绚丽多彩 xuàn lì duō cǎi
释义:绚丽多彩 形容色彩华丽
出处:《飞向太平洋》:“荧光染色剂把蔚蓝色的海水染成翠绿色,像一条数百米长的锦带漂浮在洋面上,绚丽多彩,好看极了。”
21、芳草鲜美 fāng cǎo xiān měi
释义:芳草鲜美 鲜美:鲜嫩美丽。芳草鲜嫩美丽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2、苍翠欲滴 cāng cuì yù dī
释义:苍翠欲滴 苍:青色;翠:青绿色。翠绿的颜色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
出处:宋 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23、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草木皆兵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24、草长莺飞 cǎo zhǎng yīng fēi
释义:草长莺飞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处:南朝 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25、莺飞草长 yīng fēi cǎo cháng
释义:莺飞草长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以“莺飞草长”形容明媚的春景。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26、郁郁青青 yù yù qīng qīng
释义:郁郁青青 郁郁:香气浓烈的样子。形容香味浓烈,生气勃勃的样子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27、长林丰草 cháng lín fēng cǎo
释义:长林丰草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出处: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28、鞠为茂草 jū wéi mào cǎo
释义:鞠为茂草 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鞫”。
出处:《晋书·石勒载记》:“诚知晋之宗庙鞠为茂草,亦犹洪川东逝,往而不还。”
29、风吹草动 fēng chuī cǎo dòng
释义:风吹草动 微风一吹;草就晃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出处:《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30、草木萧疏 cǎo mù xiāo shū
释义:草木萧疏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31、草木黄落 cǎo mù huáng luò
释义:草木黄落 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出处:《汉武·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32、绿草如茵 lǜ cǎo rú yīn
释义:绿草如茵 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出处:郭戈《金瓶梅传奇》第三回:"世贞环目四看……只见天然幽静,如出凡尘。花园内曲廊透逸通幽,假山堆叠如屏列。满坝苔痕乱点,绿草如茵;数株古松葱笼茂密,斜遮雨凤。"
33、平衍旷荡 píng yǎn kuàng dàng
释义:平衍旷荡 平衍:平坦广阔。形容心胸宽广,开朗豁达。
出处:汉·张衡《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
34、芳草萋萋 fang cao qi qi
释义:芳草萋萋 形容草木茂盛。
35、一碧千里 yi bi qian li
释义:一碧千里 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36、碧草舅茵 bì cǎo rú yīn
释义:碧草舅茵 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着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息的的草地。
出处:唐·许浑《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早晚高台共同醉,绿萝如帐草舅茵。"
37、一碧无际 yi bi wu ji
释义:一碧无际 形容水面或天空一片碧绿或碧蓝,广阔无际。
38、碧草如茵 bì cǎo rú yīn
释义:碧草如茵 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出处:宋·黄载《昼锦堂》词:"须拚醉,回首夕阳流水,碧草如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