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屋里乱的成语(形容屋子很乱的成语):七零八落,七颠八倒,三教九流,东倒西歪,东横西倒,乌烟瘴气,乱七八糟,井井有条,井然有序,什伍东西,坐立不安,心乱如麻,心急如焚,心神不宁,忐忑不安,手忙脚乱,拉拉杂杂,有条有理,杂七杂八,杂乱无章,杯盘狼藉,横七竖八,污七八糟,纵横交错,纷纷籍籍,良莠不齐,颠三倒四,鱼目混珠,鱼龙混杂,凌乱不堪。
1、七零八落 qī líng bā luò
释义:七零八落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2、七颠八倒 qī diān bā dǎo
释义:七颠八倒 形容十分凌乱。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1卷:“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
3、三教九流 sān jiào jiǔ liú
释义:三教九流 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出处: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第六卷:“(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4、东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释义:东倒西歪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出处: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5、东横西倒 dōng héng xī dǎo
释义:东横西倒 形容杂乱。
出处:刘复《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
6、乌烟瘴气 wū yān zhàng qì
释义:乌烟瘴气 乌:黑。瘴气: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原指环境污染。多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
出处: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7、乱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释义:乱七八糟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8、井井有条 jǐng jǐng yǒu tiáo
释义:井井有条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出处: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9、井然有序 jǐng rán yǒu xù
释义:井然有序 井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出处: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10、什伍东西 shí wǔ dōng xī
释义:什伍东西 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出处:唐·韩愈《三星行》诗:“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余。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
11、坐立不安 zuò lì bù ān
释义:坐立不安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12、心乱如麻 xīn luàn rú má
释义:心乱如麻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
出处: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13、心急如焚 xīn jí rú fén
释义: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14、心神不宁 xīn shén bù níng
释义:心神不宁 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15、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6、手忙脚乱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释义:手忙脚乱 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临济宗 镇州大悲和尚》:“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17、拉拉杂杂 lā lā zá zá
释义:拉拉杂杂 杂乱无条理。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1回:“但耳朵边已拉拉杂杂爆得怪响,倒像放几千万炮章一般,头上火星乱打下来。”
18、有条有理 yǒu tiáo yǒu lǐ
释义:有条有理 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19、杂七杂八 zá qī zá bā
释义:杂七杂八 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
出处:赵树理《三里湾》:“里面杂七杂八堆得满满的,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
20、杂乱无章 zá luàn wú zhāng
释义:杂乱无章 杂乱:多而乱;无章:没有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出处: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21、杯盘狼藉 bēi pán láng jí
释义:杯盘狼藉 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22、横七竖八 héng qī shù bā
释义: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女,不计其数。”
23、污七八糟 wū qī bā zāo
释义:污七八糟 形容十分杂乱。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可是,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她所知道的'能人'们,都闭着眼瞎混。”
24、纵横交错 zòng héng jiāo cuò
释义:纵横交错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交错:交叉;错杂。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交叉点很多。也作“纵横交贯”。
出处:宋 吕祖谦《东莱博仪》第一卷:“陪洙酒之席去耳皆德者,纵横交错。”
25、纷纷籍籍 fēn fēn jí jí
释义:纷纷籍籍 纷纷:众多。籍籍:杂乱的样子。纵横交错。形容众多而且杂乱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读荀》:“纷纷籍籍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
26、良莠不齐 liáng yǒu bù qí
释义:良莠不齐 莠:长得像谷子一样的野草。庄稼和野草混杂在一起分不出来。比喻好人坏人在一起不易区分。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至我辈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
27、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颠三倒四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28、鱼目混珠 yú mù hùn zhū
释义:鱼目混珠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出处: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29、鱼龙混杂 yú lóng hùn zá
释义: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出处:唐 张志和《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
30、凌乱不堪 ling luan bu kan
释义:凌乱不堪 形容没有秩序、十分不整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