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孩子懂事的四字词语(表达孩子懂事的成语):爱之如宝,三尺童子,不知薡蕫,举纲持领,似懂非懂,傻头傻脑,六出奇计,冰雪聪明,出奇制胜,刻舟求剑,半懂不懂,善解人意,多言多语,学识渊博,孺子可教,年少无知,年幼无知,懵懵懂懂,才高八斗,才高识远,智尽能索,材高知深,殚智竭力,相得益章,矜愚饰智,积思广益,糊里糊涂,聚精会神,聪明伶俐,聪明才智,茅塞顿开,蒙昧无知,言者不知,醍醐灌顶,集思广益,集思广议,饰智矜愚,了了解人意,不知丁董,不明事理。
1、爱之如宝 ài zhī rú bǎo
释义:爱之如宝 形容十分喜欢。同“爱如珍宝”。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三回:"夫人亡过,不曾生得子嗣,止遗下一个女儿……这水居一爱之如宝。"
2、三尺童子 sān chǐ tóng zǐ
释义:三尺童子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出处:《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3、不知薡蕫 bù zhī dīng dǒng
释义:不知薡蕫 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出处:《尔雅 释草》:“莢,薡蕫。”郭璞注:“似蒲而细。不知薡蕫者,岂不辨菽麦意乎?”
4、举纲持领 jǔ gāng chí lǐng
释义:举纲持领 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出处:汉·王充《论衡·程材》:“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5、似懂非懂 sì dǒng fēi dǒng
释义:似懂非懂 好像懂了;又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6、傻头傻脑 shǎ tóu shǎ nǎo
释义:傻头傻脑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7、六出奇计 liù chū qí jì
释义:六出奇计 原指陈平所出的六条妙计。后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
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8、冰雪聪明 bīng xuě cōng míng
释义:冰雪聪明 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处: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9、出奇制胜 chū qí zhì shèng
释义:出奇制胜 奇:奇兵;计;制胜:夺取胜利。①原指作战时运用奇兵或奇计;出敌人不意;制服敌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外的办法获胜。
出处:唐 陆贽《论替换李楚琳》:“楚琳卒伍凡材,厮养贱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
10、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释义:刻舟求剑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1、半懂不懂 bàn dǒng bù dǒng
释义:半懂不懂 不十分懂。
出处: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12、善解人意 shàn jiě rén yì
释义:善解人意 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
13、多言多语 duō yán duō yǔ
释义:多言多语 谓不该说而说。
出处:《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语。’”
14、学识渊博 xué shí yuān bó
释义: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15、孺子可教 rú zǐ kě jiào
释义:孺子可教 指年轻人可培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16、年少无知 nián shào wú zhī
释义: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17、年幼无知 nián yòu wú zhī
释义:年幼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78回:“太祖怜他年幼无知,因封为归命侯,赐以居第,在南京城里,随廷臣行礼朝谒。”
18、懵懵懂懂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释义:懵懵懂懂 糊涂,不明事理。形容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19、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0、才高识远 cái gāo shí yuǎn
释义:才高识远 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出处: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21、智尽能索 zhì jìn néng suǒ
释义:智尽能索 索:竭尽。智能和能力都已用尽。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22、材高知深 cái gāo zhì shēn
释义:材高知深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出处:汉 王充《论衡 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23、殚智竭力 dān zhì jié lì
释义:殚智竭力 殚:竭尽。用尽智能和力量。
出处:《吕氏春秋 本味》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
24、相得益章 xiāng dé yì zhāng
释义:相得益章 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25、矜愚饰智 jīn yú shì zhì
释义:矜愚饰智 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出处:庄周《庄子 山木》:“ 饰知(智)以惊愚。”
26、积思广益 jī sī guǎng yì
释义:积思广益 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集,亦作“积”。
27、糊里糊涂 hú lǐ hú tú
释义: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28、聚精会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释义:聚精会神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29、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释义: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30、聪明才智 cōng míng cái zhì
释义:聪明才智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31、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释义:茅塞顿开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32、蒙昧无知 méng mèi wú zhī
释义:蒙昧无知 愚钝糊涂;没有知识;不通事理。
出处:《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33、言者不知 yán zhě bù zhī
释义:言者不知 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出处:《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34、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释义:醍醐灌顶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出处:《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35、集思广益 jí sī guǎng yì
释义:集思广益 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36、集思广议 jí sī guǎng yì
释义:集思广议 谓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钱南园》:“佞者既明目共视,难以挟私,贤者亦集思广议,以济其事。”
37、饰智矜愚 shì zhì jīn yú
释义:饰智矜愚 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
38、了了解人意 liǎo bù jiě rén yì
释义:了了解人意 了了:聪明,懂事。形容特别聪明懂事,善于体察领会别人的心思。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上》:"阿戎了了解人意。"
39、不知丁董 bù zhī dīng dǒng
释义: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出处: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曹操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
40、不明事理 bù míng shì lǐ
释义: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