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况的成语(形容情况万分危急的成语):九鼎一丝,事不宜迟,人命关天,兵临城下,出生入死,刻不容缓,化险为夷,十万火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危急存亡,危若朝露,发引千钧,四面受敌,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如履薄冰,如箭在弦,孤立无援,安如磐石,岌岌可危,急不可待,急于星火,性命交关,救火扬沸,死里逃生,火烧眉毛,燃眉之急,燕巢幕上,狂风恶浪,生死关头,生死存亡,生死攸关,盲人瞎马,箭在弦上,箭拔弩张,迫不及待,间不容发,险象环生,难以预料。
1、九鼎一丝 jiǔ dǐng yī sī
释义:九鼎一丝 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出处:明 宋濂《同公塔铭》:“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
2、事不宜迟 shù bù yí chí
释义:事不宜迟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杨春道:‘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
3、人命关天 rén mìng guān tiān
释义:人命关天 关天:比喻关系重大。事关人命;关系重大。
出处:元 关汉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
4、兵临城下 bīng lín chéng xià
释义:兵临城下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5、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6、刻不容缓 kè bù róng huǎn
释义: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7、化险为夷 huà xiǎn wéi yí
释义:化险为夷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8、十万火急 shí wàn huǒ jí
释义:十万火急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9、千钧一发 qiān jūn yī fà
释义:千钧一发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10、危在旦夕 wēi zài dàn xī
释义: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11、危急存亡 wēi jí cún wáng
释义:危急存亡 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2、危若朝露 wēi ruò zhāo lù
释义:危若朝露 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比喻面临死亡。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13、发引千钧 fà yǐn qiān jūn
释义:发引千钧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14、四面受敌 sì miàn shòu dí
释义:四面受敌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15、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释义:四面楚歌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16、如临大敌 rú lín dà dí
释义:如临大敌 临:面对着。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出处:《旧唐书 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17、如履薄冰 rú lǚ bó bīng
释义:如履薄冰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8、如箭在弦 rú jiàn zài xián
释义:如箭在弦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19、孤立无援 gū lì wú yuán
释义:孤立无援 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20、安如磐石 ān rú pán shí
释义:安如磐石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21、岌岌可危 jí jí kě wēi
释义:岌岌可危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22、急不可待 jí bù kě dài
释义:急不可待 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23、急于星火 jí yú xīng huǒ
释义:急于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4、性命交关 xìng mìng jiāo guān
释义:性命交关 交关:相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
出处:清 夏纶《杏花村 监闹》:“此事是你我性命交关的事。”
25、救火扬沸 jiù huǒ yáng fèi
释义:救火扬沸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
26、死里逃生 sǐ lǐ táo shēng
释义:死里逃生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
27、火烧眉毛 huǒ shāo méi mɑo
释义:火烧眉毛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28、燃眉之急 rán méi zhī jí
释义:燃眉之急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出处:《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29、燕巢幕上 yàn cháo mù shàng
释义:燕巢幕上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30、狂风恶浪 kuáng fēng è làng
释义:狂风恶浪 恶浪:凶猛的浪头。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也比喻敌人险恶的破坏活动。
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对敌斗争,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风恶浪,你怕它,不行。”
31、生死关头 shēng sǐ guān tóu
释义:生死关头 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
出处: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32、生死存亡 shēng sǐ cún wáng
释义:生死存亡 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势或斗争的发展已到最后关头。
出处: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
33、生死攸关 shēng sǐ yōu guān
释义:生死攸关 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出处:《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34、盲人瞎马 máng rén xiā mǎ
释义:盲人瞎马 失明的人骑着瞎了眼的马。比喻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况中。也比喻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35、箭在弦上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释义:箭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出处: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36、箭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释义:箭拔弩张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永祥看他们箭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37、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释义:迫不及待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38、间不容发 jiàn bù róng fà
释义: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非常危急。也指严谨完整;没有破绽。
出处: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39、险象环生 xiǎn xiàng huán shēng
释义:险象环生 险:危险。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
40、难以预料 nán yǐ yù liào
释义:难以预料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