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平庸生活的成语(形容平庸度过几十年的成语):不上不下,不可教训,不堪造就,不文不武,两脚书橱,凡偶近器,凡夫俗子,凡夫肉眼,凡才浅识,凡胎浊体,凡胎浊骨,半间不界,半间半界,华而不实,大有作为,季孟之间,寸长尺短,平平常常,平平庸庸,平庸之辈,德薄才疏,德薄能鲜,才疏德薄,扶墙摸壁,拘俗守常,昏庸无道,樗栎庸材,碌碌无为,碌碌无能,碌碌无闻,肉眼凡夫,草木俱朽,赐墙及肩,道边苦李,饭囊衣架,饭坑酒囊,饭来张口,鸡鹜争食,鸡鹜相争,鹤困鸡群。
- 1、不上不下 bù shàng bù xià - 释义:不上不下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 2、不可教训 bù kě jiào xùn - 释义:不可教训 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 出处:《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 3、不堪造就 bù kān zào jiù - 释义:不堪造就 堪:能;造就:培养并使有成就。没有培养前途;不可能有所成就。 - 出处:茅盾《蚀 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 4、不文不武 bù wén bù wǔ - 释义: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 出处: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 5、两脚书橱 liǎng jiǎo shū chú - 释义: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 出处:《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 6、凡偶近器 fán ǒu jìn qì - 释义:凡偶近器 谓平庸之辈;普通人才。 - 出处:《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使让生在唐虞,则元凯之次,运值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已者哉!” 
- 7、凡夫俗子 fán fū sú zǐ - 释义: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 8、凡夫肉眼 fán fū ròu yǎn - 释义:凡夫肉眼 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 出处:《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 9、凡才浅识 fán cái qiǎn shí - 释义:凡才浅识 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 出处:清·陈用光《上翁学士书》:“用光凡才浅识,无所比数。” 
- 10、凡胎浊体 fán tāi zhuó tǐ - 释义:凡胎浊体 见“凡胎浊骨”。 - 出处:元·昊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浊体,怎敢和仙子陪奉?” 
- 11、凡胎浊骨 fán tāi zhuó gǔ - 释义:凡胎浊骨 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 - 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和这等愚眉肉眼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 
- 12、半间不界 bàn gān bù gà - 释义: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泛说若是谦辞。然圣人之为人,自有不可及处,直要做到底,不做个半间不界底人。” 
- 13、半间半界 bàn gān bàn gà - 释义:半间半界 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 出处:参见“半间不界”。 
- 14、华而不实 huá ér bù shí - 释义:华而不实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 15、大有作为 dà yǒu zuò wéi - 释义:大有作为 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做出显著成绩。作为:可做的事;也可指做出成绩。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主不之。”朱熹集注:“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 
- 16、季孟之间 jì mèng zhī jiān - 释义:季孟之间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 17、寸长尺短 cùn cháng chǐ duǎn - 释义:寸长尺短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 出处: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18、平平常常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 释义: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 19、平平庸庸 píng píng yōng yōng - 释义:平平庸庸 寻常,凡庸,不高明 - 出处: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 20、平庸之辈 píng yōng zhī bèi - 释义:平庸之辈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 
- 21、德薄才疏 dé bó cái shū - 释义:德薄才疏 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 22、德薄能鲜 dé bó néng xiǎn - 释义:德薄能鲜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 出处: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 23、才疏德薄 cái shū dé bó - 释义:才疏德薄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 出处: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 24、扶墙摸壁 fú qiáng mō bì - 释义:扶墙摸壁 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回:“这两个鸟男女,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 
- 25、拘俗守常 jū sú shǒu cháng - 释义:拘俗守常 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 -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论仙》:“而浅识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间不见仙人,便云天下必有此事。” 
- 26、昏庸无道 hūn yōng wú dào - 释义:昏庸无道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悖伦逐母,召集故党,贿赂旧属。” 
- 27、樗栎庸材 chū lì yōng cái - 释义:樗栎庸材 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 出处:唐 杨炯《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炯樗栎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于金环;俯逮婚姻,荷深知于玉润。” 
- 28、碌碌无为 lù lù wú wéi - 释义:碌碌无为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 29、碌碌无能 lù lù wú néng - 释义:碌碌无能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 出处:宋 吴箕《常说》:“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者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 
- 30、碌碌无闻 lù lù wú wén - 释义:碌碌无闻 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 - 出处:宋 秦观《李状元墓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 
- 31、肉眼凡夫 ròu yǎn fán fū - 释义:肉眼凡夫 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 - 出处: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 32、草木俱朽 cǎo mù jù xiǔ - 释义:草木俱朽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 出处:《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 33、赐墙及肩 cì qiáng jí jiān - 释义:赐墙及肩 比喻才学浅陋。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 
- 34、道边苦李 dào biān kǔ lǐ - 释义:道边苦李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35、饭囊衣架 fàn náng yī jià - 释义:饭囊衣架 囊:口袋。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无用之人。 - 出处: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带江山,江山如画;止不过饭囊,饭囊衣架,塞满长安乱似麻。” 
- 36、饭坑酒囊 fàn kēng jiǔ náng - 释义:饭坑酒囊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 37、饭来张口 fàn lái zhāng kǒu - 释义:饭来张口 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 - 出处:唐 元稹《放言》:“酒熟脯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 38、鸡鹜争食 jī wù zhēng shí - 释义:鸡鹜争食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 39、鸡鹜相争 jī wù xiāng zhēng - 释义:鸡鹜相争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 40、鹤困鸡群 hè kùn jī qún - 释义:鹤困鸡群 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不则鹤困鸡群,与侪众无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