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水的词语(第三个字为水字的成语):山容水态,蜂房水涡,山情水意,不习水土,不可捉摸,不服水土,不通水火,不避水火,冰清水冷,判若水火,如蹈水火,山光水色,山崩水竭,山明水秀,山清水秀,山砠水厓,山穷水尽,打落水狗,救民水火,木本水源,柳暗花明,柳暗花明又一村,河同水密,火热水深,火耕水种,火耕水耨,矫揉造作,镜花水月,陆詟水栗,风宿水餐,风行水上,风起水涌,风门水口,风餐水宿,黄河水清,不便水土,乘顺水船,山眉水眼,山寒水冷,山殂水崖。
- 1、山容水态 shān róng shuǐ tài - 释义:山容水态 山与水的姿态和面貌。比喻山水风光景色。 - 出处:唐·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 2、蜂房水涡 fēng fáng shuǐ wō - 释义:蜂房水涡 蜜蜂的巢和水的漩涡。比喻宫殿楼台的布局曲折回旋,多且密。 -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 3、山情水意 shān qíng shuǐ yì - 释义:山情水意 形容山水的自然景色使人产生的情感兴致。 - 出处:唐·司马逸客《雅琴篇》:"山情水意君不知,拂匣调弦为谁理?调弦拂匣倍含情,况复空山秋月明。" 
- 4、不习水土 bù xí shuǐ tǔ - 释义:不习水土 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 5、不可捉摸 bù kě zhuō mō - 释义: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 - 出处: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 6、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 释义: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 7、不通水火 bù tōng shuǐ huǒ - 释义:不通水火 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孙宝传》:“稚季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通水火。”颜师古注:“不通水火,谓虽邻伍亦不往来也。” 
- 8、不避水火 bù bì shuǐ huǒ - 释义:不避水火 指不畏凶险。 - 出处:《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 9、冰清水冷 bīng qīng shuǐ lěng - 释义:冰清水冷 指冷冷清清。 - 出处:《何典》第四回:“初时还有些和尚道士,有家中闹弗清楚,到也不甚觉着。及至断了七,出过棺材,诸事停当,弄得家里冰清水冷。” 
- 10、判若水火 pàn ruò shuǐ huǒ - 释义:判若水火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谭诗 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 11、如蹈水火 rú dǎo shuǐ huǒ - 释义:如蹈水火 比喻处境艰难。 - 出处:《元史·张德辉传》:“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 
- 12、山光水色 shān guāng shuǐ sè - 释义:山光水色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 出处:唐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 13、山崩水竭 shān bēng shuǐ jié - 释义:山崩水竭 见“山崩川竭”。 - 出处:汉·荀悦《汉纪·成帝纪》:“蜀郡本汉所兴,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 
- 14、山明水秀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释义:山明水秀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 出处: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15、山清水秀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释义:山清水秀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 出处: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16、山砠水厓 shān jū shuǐ zhì - 释义:山砠水厓 石山和水滨。泛指荒僻的处所。 - 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山砠水厓,穷居独处;思从曩人,邈不可得。” 
- 17、山穷水尽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释义:山穷水尽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 18、打落水狗 dǎ luò shuǐ gǒu - 释义:打落水狗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 出处:瞿秋白《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 19、救民水火 jiù mín shuǐ huǒ - 释义:救民水火 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 20、木本水源 mù běn shuǐ yuán - 释义:木本水源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 21、柳暗花明 liǔ àn huā míng - 释义:柳暗花明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 出处: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2、柳暗花明又一村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ī cūn - 释义: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出处: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3、河同水密 hé tóng shuǐ mì - 释义:河同水密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 出处:《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邵氏故意欲责秀姑,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彼此河同水密,各不相瞒。” 
- 24、火热水深 huǒ rè shuǐ shēn - 释义:火热水深 ①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 25、火耕水种 huǒ gēng shuǐ zhòng - 释义:火耕水种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 出处:《史记 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晋 陆云《答车茂安书》:“遏长川以为陂,燔茂草以为田,火耕水种,不烦人力。” 
- 26、火耕水耨 huǒ gēng shuǐ nòu - 释义:火耕水耨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 
- 27、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 释义:矫揉造作 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 28、镜花水月 jìng huā shuǐ yuè - 释义:镜花水月 镜子里的花;水中的月亮。比喻虚幻的景象。也用于比喻诗中不能从字面来理解的所谓空灵的意境。 - 出处:唐 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 29、陆詟水栗 lù zhé shuǐ lì - 释义:陆詟水栗 谓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 出处:东汉·班固《东都赋》:“陆詟水栗。” 
- 30、风宿水餐 fēng sù shuǐ cān - 释义:风宿水餐 餐:吃饭。在水上进食,在风中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 出处:明·邵璨《香囊记·题诗》:“烟波万里谁为伴,忘机数点白鸥闲,东西没牵绊,风宿水餐。” 
- 31、风行水上 fēng xíng shuǐ shàng - 释义:风行水上 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 - 出处:《周易 涣》:“象曰:风行水上,涣。” 
- 32、风起水涌 fēng qǐ shuǐ yǒng - 释义:风起水涌 大风刮起,水波汹涌。 -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 33、风门水口 fēng mén shuǐ kǒu - 释义:风门水口 指要冲。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 34、风餐水宿 fēng cān shuǐ sù - 释义:风餐水宿 在风中进食,在水上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 出处:宋·黄庭坚《上南陵坡》诗:“风餐水宿六十里,蛇退猿啼八百盘。” 
- 35、黄河水清 huáng hé shuǐ qīng - 释义: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 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 36、不便水土 bù biàn shuǐ tǔ - 释义:不便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且夫人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乌桓传》:"乌 
- 37、乘顺水船 chéng shùn shuǐ chuán - 释义:乘顺水船 比喻顺势行事。 - 出处:沈从文《八骏图·顾问官》:"他那神气似真非真,因为是师长的老部属,平时又会逢场作趣,这时节乘顺水船就来那么一手。" 
- 38、山眉水眼 shān méi shuǐ yǎn - 释义:山眉水眼 形容女子眉目清秀水灵。亦作“水眼山眉”。 - 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二十一回:"杨慕陶趁着这个光线,又细细的打量这两个少妇,越显得山眉水眼,粉颈香肩,腰细惊风,鬟低敛雾。" 
- 39、山寒水冷 shān hán shuǐ lěng - 释义:山寒水冷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 40、山殂水崖 shān jū shuǐ yá - 释义:山殂水崖 殂:有土的石山;崖:高地的边。石山和水滨。形容荒野之地。 - 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山殂水崖,穷居独游,思从曩人,邈不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