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孟有关的故事的四字成语(与孔孟有关的成语):不以人废言,不知肉味,不见舆薪,举一反三,乐在其中,具体而微,冯河暴虎,出尔反尔,出类拔萃,割鸡焉用牛刀,博大精深,反求诸己,后生可畏,君子成人之美,好行小慧,孔孟之道,察言观色,寡不敌众,尽美尽善,巧言令色,当仁不让,彬彬文质,患得患失,成事不说,成人之美,救民于水火,敬鬼神而远之,既往不咎,明察秋毫,犯上作乱,空空如也,穿窬之盗,聪明智慧,见贤思齐,解民倒悬,赤手空拳,过犹不及,道听途说,顾左右而言他,饱食终日。
1、不以人废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释义: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3、不见舆薪 bù jiàn yú xīn
释义:不见舆薪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4、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释义:举一反三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乐在其中 lè zài qí zhōng
释义:乐在其中 乐:快乐;乐趣。在做事情中能得到乐趣。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6、具体而微 jù tǐ ér wēi
释义:具体而微 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7、冯河暴虎 féng hé bào hǔ
释义:冯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
出处: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
8、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释义: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9、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出类拔萃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0、割鸡焉用牛刀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释义:割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11、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大精深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出处: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12、反求诸己 fǎn qiú zhū jǐ
释义:反求诸己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13、后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
释义:后生可畏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4、君子成人之美 jūn zǐ chéng rén zhī měi
释义: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帮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5、好行小慧 hǎo xíng xiǎo huì
释义:好行小慧 爱耍小聪明。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慧,一本作“惠”。
16、孔孟之道 kǒng mèng zhī dào
释义: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17、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释义:察言观色 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8、寡不敌众 guǎ bù dí zhòng
释义:寡不敌众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19、尽美尽善 jìn měi jìn shàn
释义:尽美尽善 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出处:《论语 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0、巧言令色 qiǎo yán lìng sè
释义:巧言令色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21、当仁不让 dāng rén bù ràng
释义: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22、彬彬文质 bīn bīn wén zhì
释义:彬彬文质 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知本末,重纲常,彬彬文质好行藏。”
23、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释义:患得患失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4、成事不说 chéng shì bù shuō
释义:成事不说 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出处:《论语 八佾》:“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复说也。'
25、成人之美 chéng rén zhī měi
释义:成人之美 成:成全;帮助;美:好事。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6、救民于水火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释义:救民于水火 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27、敬鬼神而远之 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
释义:敬鬼神而远之 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28、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
释义:既往不咎 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9、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释义:明察秋毫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0、犯上作乱 fàn shàng zuò luàn
释义:犯上作乱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31、空空如也 kōng kōng rú yě
释义:空空如也 空空:同“悾悾”;虚心的样子;如:文言虚词;表示“……的样子”。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32、穿窬之盗 chuān yú zhī dào
释义:穿窬之盗 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3、聪明智慧 cōng míng zhì huì
释义:聪明智慧 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熟于经史。”
34、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
释义:见贤思齐 贤:有才德的人;齐;看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5、解民倒悬 jiě mín dào xuán
释义:解民倒悬 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36、赤手空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释义:赤手空拳 赤手:空手。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或形容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也作“空拳赤手”。
出处: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咱如今少米无柴,赤手空拳。”
37、过犹不及 guò yóu bù jí
释义:过犹不及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8、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释义: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39、顾左右而言他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释义:顾左右而言他 看看两旁的人而谈起别的事情。形容不能正面回答问题而支吾其词的样子。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40、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