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决心很大的四字词语(形容决心巨大的成语):不屈不挠,不顾一切,举棋不定,义不反顾,义无反顾,优柔寡断,决一死战,势在必行,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贞不渝,心比天高,愚公移山,有志竟成,死心塌地,毫不动摇,滴水穿石,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破釜沉舟,精卫填海,絮絮叨叨,翻山越岭,背水一战,至死不变,至死不渝,计不旋踵,铁心铁意,铁杵成针,志在必得。
1、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2、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不顾一切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3、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释义:举棋不定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4、义不反顾 yì bù fǎn gù
释义:义不反顾 反顾:回头看。①义:通“议”,考虑,打主意,选择。决策时连回头看的功夫都没有。形容毫不犹豫,极为迅速地作出某项决定。亦作“计不反顾”。②为了正义只能奋勇向前,不犹豫回顾。亦作“义无反顾”。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讎。”
5、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释义:义无反顾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6、优柔寡断 yōu róu guǎ duàn
释义:优柔寡断 优柔:迟疑不决;寡:少;断:决断。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决断。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7、决一死战 jué yī sǐ zhàn
释义:决一死战 拼死一战以决胜负。
出处:《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8、势在必行 shì zài bì xíng
释义: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9、勇往直前 yǒng wǎng zhí qián
释义: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10、坚定不移 jiān dìng bù yí
释义:坚定不移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11、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不懈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2、坚贞不渝 jiān zhēn bù yú
释义:坚贞不渝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出处: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13、心比天高 xīn bǐ tiān gāo
释义:心比天高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14、愚公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
释义:愚公移山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处:《列子 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15、有志竟成 yǒu zhì jìng chéng
释义:有志竟成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16、死心塌地 sǐ xīn tā dì
释义:死心塌地 死心:不变心;塌地:指心里塌实。原指心里塌实;不再做别的打算。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或心甘情愿。
出处:元 乔孟符《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17、毫不动摇 háo bù dòng yáo
释义:毫不动摇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18、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释义:滴水穿石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9、犹豫不决 yóu yù bù jué
释义:犹豫不决 犹豫:迟疑。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20、瞻前顾后 zhān qián gù hòu
释义:瞻前顾后 瞻:向前望;顾:回头看。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21、破釜沉舟 pò fǔ chén zhōu
释义:破釜沉舟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2、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精卫填海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出处: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23、絮絮叨叨 xù xù dāo dāo
释义:絮絮叨叨 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出处:明 汤显祖《紫箫记 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来覆去,那里睡来?”
24、翻山越岭 fān shān yuè lǐng
释义:翻山越岭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25、背水一战 bèi shuǐ yī zhàn
释义:背水一战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出处: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26、至死不变 zhì sǐ bù biàn
释义:至死不变 至:到。到死都不变。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27、至死不渝 zhì sǐ bù yú
释义:至死不渝 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28、计不旋踵 jì bù xuán zhǒng
释义:计不旋踵 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出处: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触白刃,早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29、铁心铁意 tiě xīn tiě yì
释义:铁心铁意 下了决心,非常坚定
30、铁杵成针 tiě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铁杵成针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31、志在必得 zhì zài bì dé
释义:志在必得 立志一定要获得。形容想要得到的决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