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观众的四字词语(形容观众的状态的成语):三月不知肉味,不知肉味,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冥思苦想,半信半疑,叹为观止,呆若木鸡,哑然失笑,哭笑不得,噤若寒蝉,大惊失色,大惑不解,如痴如醉,局促不安,张口结舌,忍俊不禁,怅然若失,惊恐万状,感同身受,拍手称快,捧腹大笑,欢呼雀跃,欢声雷动,正襟危坐,炯炯有神,热泪盈眶,目不转睛,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神思恍惚,笑逐颜开,经久不息,聚精会神,若无其事,若有所思,观者如织,赞不绝口,掌声雷动。
1、三月不知肉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三月不知肉味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2、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3、全神贯注 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释义:全神贯注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4、兴致勃勃 xìng zhì bó bó
释义:兴致勃勃 形容兴头很足。兴致:兴趣。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到了群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巨眼?此番再去,安知不遇知音?’又进去考了一场。”
5、兴高采烈 xìng gāo cǎi liè
释义:兴高采烈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6、冥思苦想 míng sī kǔ xiǎng
释义:冥思苦想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刘谊辉把烟头丢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来。”
7、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释义: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8、叹为观止 tàn wéi guān zhǐ
释义:叹为观止 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9、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释义: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0、哑然失笑 yǎ rán shī xiào
释义:哑然失笑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哑然:形容笑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出处:汉 赵晔《吴赵春秋 赵王元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11、哭笑不得 kū xiào bù dé
释义:哭笑不得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出处: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12、噤若寒蝉 jìn ruò hán chán
释义: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13、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大惊失色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14、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释义: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出处: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15、如痴如醉 rú chī rú zuì
释义: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16、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释义:局促不安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17、张口结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释义:张口结舌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18、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īn
释义:忍俊不禁 忍俊:原指抑制锋芒外露;后指含笑。禁:止。不能克制自己;忍不住发笑。
出处:唐 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19、怅然若失 chàng rán ruò shī
释义:怅然若失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20、惊恐万状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释义:惊恐万状 万状:各种样子。惊慌恐惧得表现出各种形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21、感同身受 gǎn tóng shēn shòu
释义:感同身受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出处:《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22、拍手称快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释义:拍手称快 拍着手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得到伸张;公愤得到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说起他死得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23、捧腹大笑 pěng fù dà xiào
释义:捧腹大笑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24、欢呼雀跃 huān hū què yuè
释义:欢呼雀跃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25、欢声雷动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释义:欢声雷动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先锋大喜,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26、正襟危坐 zhèng jīn wēi zuò
释义:正襟危坐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出处:《史记 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27、炯炯有神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释义:炯炯有神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出处:晋 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28、热泪盈眶 rè lèi yíng kuàng
释义:热泪盈眶 激动的眼泪充满了眼眶。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29、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释义: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30、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
释义:目瞪口呆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31、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释义:瞠目结舌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32、神思恍惚 shén sī huǎng hū
释义:神思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来。
出处: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33、笑逐颜开 xiào zhú yán kāi
释义:笑逐颜开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出处: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34、经久不息 jīng jiǔ bù xī
释义:经久不息 经:经过;息:停息。经过很长时间停不下来;多指掌声或欢呼声。
出处:刘坚《草地晚餐》:“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35、聚精会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释义:聚精会神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36、若无其事 ruò wú qí shì
释义:若无其事 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37、若有所思 ruò yǒu suǒ sī
释义:若有所思 好像在想什么似的。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
出处:唐 陈鸿《长恨歌传》:“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38、观者如织 guān zhě rú zhī
释义:观者如织 织:编织的衣物。观众像编织起来的衣物一样密。形容观看的人非常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
39、赞不绝口 zàn bù jué kǒu
释义:赞不绝口 赞:称赞;绝:停。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40、掌声雷动 zhǎng shēng léi dòng
释义:掌声雷动 鼓掌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动全场。形容非常热烈的欢乐场面。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满厅掌声雷动中,忽然从外面气急败坏奔进一个人来,大家面色都吓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