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成语小故事 简短(适合幼儿园的成语故事):买椟还珠,亡羊补牢,嫁祸于人,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杀鸡取卵,此地无银三百两,狐假虎威,狼狈为奸,画蛇添足,画饼充饥,盲人摸象,调虎离山。
1、买椟还珠 mǎi dú huán zhū
释义:买椟还珠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出处: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2、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嫁祸于人 jià huò yú rén
释义:嫁祸于人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出处:《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4、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释义: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5、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释义:掩耳盗铃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6、杀鸡取卵 shā jī qǔ luǎn
释义:杀鸡取卵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出处: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7、此地无银三百两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释义:此地无银三百两 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因手法拙劣;反而彻底暴露。
出处: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8、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释义: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狼狈为奸 láng bèi wéi jiān
释义:狼狈为奸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10、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释义:画蛇添足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1、画饼充饥 huà bǐng chōng jī
释义:画饼充饥 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12、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释义:盲人摸象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13、调虎离山 diào hǔ lí shān
释义:调虎离山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