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嘈杂的四字词语有哪些(形容各种嘈杂的声音的成语):乱七八糟,冷讥热嘲,利口捷给,叮叮当当,叽叽喳喳,叽里咕噜,吵吵闹闹,咕咕哝哝,唠唠叨叨,唧唧哝哝,嘀嘀咕咕,嘈嘈杂杂,多种多样,安安静静,家翻宅乱,川流不息,挂灯结彩,挨肩擦背,擂鼓筛锣,比肩叠踵,比肩叠迹,比肩继踵,没完没了,沸反盈天,沸反连天,沸沸扬扬,沸沸汤汤,畅叫扬疾,纷纷议论,纷至沓来,肩摩毂击,车水马龙,门可罗雀,门庭若市,鼓乐喧天,鼓吹喧阗,撮科打閧,金鼓喧阗,鼎水之沸,门前冷落。
1、乱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释义:乱七八糟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2、冷讥热嘲 lěng jī rè cháo
释义:冷讥热嘲 冷:不热情;讥:讥讽;嘲:嘲笑。尖锐、辛辣的嘲笑和讥讽
出处:清·袁枚《随园三十二种·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3、利口捷给 lì kǒu jié jǐ
释义:利口捷给 利口:能言善辩;捷给:言辞敏捷,善于应付。指能言善辩,言辞敏捷,善于应付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4、叮叮当当 dīng dīng dāng dāng
释义:叮叮当当 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猛听得山下叮叮当当的响声,顺风吹上山来。”
5、叽叽喳喳 jī jī zhā zhā
释义:叽叽喳喳 语音杂乱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然又听得隔房一阵人声,叽叽喳喳说的都是天津话。”
6、叽里咕噜 jī lǐ gū lū
释义:叽里咕噜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又听见他们叽里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
7、吵吵闹闹 chǎo chǎo nào nào
释义:吵吵闹闹 故意发出各种争吵声的情况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若是那些小人知道,来这门首吵吵闹闹,却怎么了?”
8、咕咕哝哝 gū gū nóng nóng
释义:咕咕哝哝 嘴很少动,低声说出难于听懂的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到了自己房中,将东西丢在一边,嘴里咕咕哝哝自言自语道:‘这个又算了个什么儿呢。’”
9、唠唠叨叨 lāo lāo dāo dāo
释义:唠唠叨叨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10、唧唧哝哝 jī jī nóng nóng
释义:唧唧哝哝 小声唠叨。形容说话声音低且含混不清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两个唧唧哝哝的说了一夜。”
11、嘀嘀咕咕 dí dí gū gū
释义:嘀嘀咕咕 小声说,私下里说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7回:“他们两个水手在那里嘀嘀咕咕的,两个人交头接耳,不知议论什么事情。”
12、嘈嘈杂杂 cáo cáo zá zá
释义:嘈嘈杂杂 指声音喧闹、杂乱扰人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有化作青蝇,在棘树上嘈嘈杂杂闹的。”
13、多种多样 duō zhǒng duō yàng
释义:多种多样 多方面,各种各样或有变化
出处: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聊斋》写的人物很多,性格多种多样,故事曲折,引人入胜。”
14、安安静静 ān ān jìng jìng
释义:安安静静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15、家翻宅乱 jiā fān zhái luàn
释义:家翻宅乱 形容家里吵吵闹闹,不得安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6回:“你想那一年,我说了林姑娘要回南去,把宝玉没急死了,闹得家翻宅乱。”
16、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释义:川流不息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17、挂灯结彩 guà dēng jié cǎi
释义:挂灯结彩 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出处:《荡寇志》第一一六回:“到了那日,鼓乐喧天,挂灯结彩,说不尽那绵绣荣华,一段富贵。”
18、挨肩擦背 āi jiān cā bèi
释义:挨肩擦背 挨:靠近;擦:接触。形容紧紧挨着;也形容人多而拥挤。
出处:《清平山堂话本 错认尸》:“当日闹动城里城外人都得知,男子妇人,挨肩擦背,不计其数,一齐来看。”
19、擂鼓筛锣 léi gǔ shāi luó
释义:擂鼓筛锣 擂鼓:急击鼓。筛锣:敲锣。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出处:元 杜仁杰《耍孩儿 庄家不识构阑》曲:“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20、比肩叠踵 bǐ jiān dié zhǒng
释义:比肩叠踵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出处: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21、比肩叠迹 bǐ jiān dié jì
释义:比肩叠迹 比:并。肩并肩,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出处: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
22、比肩继踵 bǐ jiān jì zhǒng
释义:比肩继踵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23、没完没了 méi wán méi le
释义:没完没了 没有完结的意思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24、沸反盈天 fèi fǎn yíng tiān
释义:沸反盈天 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25、沸反连天 fèi fǎn lián tiān
释义:沸反连天 见“沸反盈天”。
出处:《说岳全传》第六七回:“那黑虎带来的两员偏将,给散了众军羊酒,仍回到殿上,听得里面沸反连天,拔出腰刀抢进来。”
26、沸沸扬扬 fèi fèi yáng yáng
释义:沸沸扬扬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掀动;升腾。开水翻滚;气泡升腾的样子。比喻人声喧扰、议论纷纷。形容熙来攘往;非常热闹的情景。
出处:《山海经 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27、沸沸汤汤 fèi fèi tāng tāng
释义:沸沸汤汤 水腾涌貌。
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28、畅叫扬疾 chàng jiào yáng jí
释义:畅叫扬疾 指大吵大闹。“畅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亦吵闹
出处:元 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可笑愚痴,不辨个高低,畅叫扬疾。”
29、纷纷议论 fēn fēn yì lùn
释义:纷纷议论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形容很多人谈论的情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这里李纨等纷纷议论,便传唤看园子的一干人来,叫把园门锁上。”
30、纷至沓来 fēn zhì tà lái
释义:纷至沓来 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出处:宋 楼钥《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31、肩摩毂击 jiān mó gǔ jī
释义:肩摩毂击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
32、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释义: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3、门可罗雀 mén kě luó què
释义:门可罗雀 罗雀:设网捕雀。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人很少。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34、门庭若市 mén tíng ruò shì
释义:门庭若市 门:原指宫门;庭:原指朝庭;现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场。原来形容宫门里;朝庭上;进谏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样;十分热闹。现在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5、鼓乐喧天 gǔ yuè xuān tiān
释义:鼓乐喧天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出处:《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36、鼓吹喧阗 gǔ chuí xuān tián
释义:鼓吹喧阗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是后面鼓吹喧阗,回头观看,灯火烛天。”
37、撮科打閧 cuō kē dǎ hòng
释义:撮科打閧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閧,同“哄”,喧闹。
38、金鼓喧阗 jīn gǔ xuān tián
释义:金鼓喧阗 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出处:清·金捧阊《守一斋笔记·芦花会》:"忽金鼓喧阗,仪卫甚盛,观者踵接肩摩。"
39、鼎水之沸 dǐng shuǐ zhī fèi
释义:鼎水之沸 像鼎中的水沸腾一样。形容局势不安定。有时也用以形容人声嘈杂。
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
40、门前冷落 mén qián lěng luò
释义:门前冷落 旧指人失势以后,前来交往的人很少。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