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突然消失不见的成语(比喻人消失不见的成语):下落不明,不知去向,不翼而飞,不胫而走,无影无踪,杳无消息,杳无踪影,杳无踪迹,杳无音信,杳无音讯,神龙见首,神龙见首不见尾,销声匿迹,音信杳无,黄粱一梦。
1、下落不明 xià luò bù míng
释义:下落不明 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出处: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
2、不知去向 bù zhī qù xiàng
释义:不知去向 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3、不翼而飞 bù yì ér fēi
释义:不翼而飞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出处: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4、不胫而走 bù jìng ér zǒu
释义: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处流传。
出处: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5、无影无踪 wú yǐng wú zōng
释义:无影无踪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出处:元 吴昌龄《东坡梦》:“你那里挨挨拶拶,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6、杳无消息 yǎo wú xiāo xī
释义:杳无消息 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7、杳无踪影 yǎo wú zōng yǐng
释义:杳无踪影 同“杳无踪迹”。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8、杳无踪迹 yǎo wú zōng jì
释义:杳无踪迹 见“杳无踪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9、杳无音信 yǎo wú yīn xìn
释义:杳无音信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出处: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10、杳无音讯 yǎo wú yīn xùn
释义:杳无音讯 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七章:“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11、神龙见首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释义:神龙见首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出处: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12、神龙见首不见尾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释义:神龙见首不见尾 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出处:清 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13、销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释义:销声匿迹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出处: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14、音信杳无 yīn xìn yǎo wú
释义:音信杳无 没有一点消息。
出处: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15、黄粱一梦 huáng liáng yī mèng
释义:黄粱一梦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