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的四字词语是什么(形容一个人猖狂凶恶的样子成语):凶相毕露,凶神恶煞,和蔼可亲,大慈大悲,张牙舞爪,无恶不作,欺人太甚,穷凶极恶,罄竹难书,罪恶滔天,舞爪张牙,青面獠牙,面目可憎,飞扬跋扈,敦煌变文。
- 1、凶相毕露 xiōng xiàng bì lù - 释义:凶相毕露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毕:完全。 - 出处:柯岩《追赶太阳的人》:“吴丙治向他征收税款时,他~地威胁:‘谁有钱给你,小心你的脑袋吧!’” 
- 2、凶神恶煞 xiōng shén è shà - 释义:凶神恶煞 原指凶恶的神。后来指凶恶的坏人。煞:迷信说法中的凶神。 - 出处:元 王晔《桃花女》第三折:“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 3、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 4、大慈大悲 dà cí dà bēi - 释义:大慈大悲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 出处:《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 5、张牙舞爪 zhāng yá wǔ zhǎo - 释义:张牙舞爪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 出处:《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 6、无恶不作 wú è bù zuò - 释义:无恶不作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 7、欺人太甚 qī rén tài shèn - 释义:欺人太甚 甚:过分。欺负人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 8、穷凶极恶 qióng xiōng jí - 释义:穷凶极恶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 9、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释义: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10、罪恶滔天 zuì è tāo tiān - 释义:罪恶滔天 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 出处: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 11、舞爪张牙 wǔ zhǎo zhāng yá - 释义:舞爪张牙 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 - 出处:元·李文蔚《张子房祀桥进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张牙,将你来拦定。” 
- 12、青面獠牙 qīng miàn liáo yá - 释义:青面獠牙 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圆驾》:“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 13、面目可憎 miàn mù kě zēng - 释义:面目可憎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 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14、飞扬跋扈 fēi yáng bá hù - 释义:飞扬跋扈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 出处:《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 15、敦煌变文 dūn huáng biàn wén - 释义:敦煌变文 敦煌石室 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 中国 唐 五代 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 王重 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 敦煌 变文较为宏富。参见“ 变文 ”、“ 敦煌石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