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坏成语有哪些?(形容人坏四字成语):不可饶恕,丧尽天良,丧心病狂,义愤填膺,人头畜鸣,人面兽心,伤风败俗,作恶多端,假仁假义,凶神恶煞,十恶不赦,口蜜腹剑,天打雷劈,天理难容,天诛地灭,尖酸刻薄,恶贯满盈,惨无人道,暴殄天物,杀人放火,深恶痛疾,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禽兽不如,穷凶极恶,罄竹难书,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罪恶滔天,罪该万死,罪魁祸首,蛇蝎心肠,见利忘义,麻木不仁。
1、不可饶恕 bù kě ráo shù
释义:不可饶恕 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不能原谅
出处: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2、丧尽天良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释义:丧尽天良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3、丧心病狂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释义:丧心病狂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出处:《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4、义愤填膺 yì fèn tián yīng
释义:义愤填膺 膺:胸。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
出处:南朝 梁 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5、人头畜鸣 rén tóu chù míng
释义:人头畜鸣 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记》:“(胡亥)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
6、人面兽心 rén miàn shòu xīn
释义:人面兽心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7、伤风败俗 shāng fēng bài sú
释义:伤风败俗 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出处:《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8、作恶多端 zuò
释义:作恶多端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9、假仁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仁假义 假:虚假;仁:仁爱;义:道义。指假装的仁义道德。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一 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10、凶神恶煞 xiōng shén è shà
释义:凶神恶煞 原指凶恶的神。后来指凶恶的坏人。煞:迷信说法中的凶神。
出处:元 王晔《桃花女》第三折:“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11、十恶不赦 shí è bù shè
释义:十恶不赦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12、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释义: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3、天打雷劈 tiān dǎ léi pī
释义:天打雷劈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14、天理难容 tiān lǐ nán róng
释义:天理难容 虽然一时对恶人无可奈何;但觉得上天不会放过他。
出处: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15、天诛地灭 tiān zhū dì miè
释义:天诛地灭 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多用作赌咒语。诛:杀死。
出处:宋 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16、尖酸刻薄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尖酸刻薄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17、恶贯满盈 è guàn mǎn yíng
释义:恶贯满盈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18、惨无人道 cǎn wú rén dào
释义: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人道:指对人的同情、尊重、爱护与关怀。残忍毒辣;毫无人性。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
19、暴殄天物 bào tiǎn tiān wù
释义:暴殄天物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出处:《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20、杀人放火 shā rén fàng huǒ
释义:杀人放火 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出处: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21、深恶痛疾 shēn wù tòng jí
释义:深恶痛疾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22、狼子野心 láng zǐ yě xīn
释义:狼子野心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23、狼心狗肺 láng xīn gǒu fèi
释义:狼心狗肺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24、猪狗不如 zhū ɡǒu bù rú
释义:猪狗不如 1.猪与狗。2.詈词。谓人下贱如牲畜。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他须纳住气,向连猪狗不如的人说好话。”
25、禽兽不如 qín shòu bù rú
释义:禽兽不如 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出处:《晋书·阮籍传》:“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26、穷凶极恶 qióng xiōng jí
释义:穷凶极恶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27、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28、罪不容诛 zuì bù róng zhū
释义:罪不容诛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29、罪大恶极 zuì dà è jí
释义:罪大恶极 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30、罪恶滔天 zuì è tāo tiān
释义:罪恶滔天 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31、罪该万死 zuì gāi wàn sǐ
释义:罪该万死 罪孽深重;判一次死刑还不足以抵罪。(万死:死一万次)。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随命侍者领去,弃之沟渎。婢子罪该万死。”
32、罪魁祸首 zuì kuí huò shǒu
释义:罪魁祸首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出处: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33、蛇蝎心肠 shé xiē xīn cháng
释义:蛇蝎心肠 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34、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35、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释义: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