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定义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形容乱下定义的成语):不以辞害志,举棋不定,义无反顾,以意逆志,以文害辞,优柔寡断,决一死战,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破釜沉舟,穿凿附会,背水一战,郢书燕说。
1、不以辞害志 bù yǐ cí hài zhì
释义:不以辞害志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2、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释义:举棋不定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3、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释义:义无反顾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4、以意逆志 yǐ yì nì zhì
释义:以意逆志 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以文害辞 yǐ wén hài cí
释义:以文害辞 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6、优柔寡断 yōu róu guǎ duàn
释义:优柔寡断 优柔:迟疑不决;寡:少;断:决断。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决断。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7、决一死战 jué yī sǐ zhàn
释义:决一死战 拼死一战以决胜负。
出处:《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8、掐头去尾 qiā tóu qù wěi
释义:掐头去尾 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
出处:蒋子龙《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9、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释义:断章取义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10、望文生义 wàng wén shēng yì
释义:望文生义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文:文字;语句;义:意义。
出处:清 张之洞《輶轩转语 语学》:“不然,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11、牵强附会 qiān qiǎng fù huì
释义:牵强附会 牵:拉;附会: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说成彼此相干。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12、犹豫不决 yóu yù bù jué
释义:犹豫不决 犹豫:迟疑。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13、瞻前顾后 zhān qián gù hòu
释义:瞻前顾后 瞻:向前望;顾:回头看。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14、破釜沉舟 pò fǔ chén zhōu
释义:破釜沉舟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5、穿凿附会 chuān záo fù huì
释义:穿凿附会 穿凿: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讲通;附会:把毫无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指勉强生硬解释;把没有意义硬是说成有某种意义。
出处:宋 洪迈《容斋续笔》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16、背水一战 bèi shuǐ yī zhàn
释义:背水一战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出处: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17、郢书燕说 yǐng shū yàn yuè
释义:郢书燕说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