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内心感触的褒义词有哪些(形容内心感触很深的成语):出神入化,动人心弦,发人深思,发人深省,受益匪浅,大快人心,微乎其微,思前想后,悲喜交集,情随事迁,意味深长,感同身受,感慨万千,感慨万端,感慨系之,扣人心弦,执迷不悟,振聋发聩,无动于衷,曲尽其妙,沁人心脾,浃髓沦肌,百感交集,百端交集,直来直去,神经过敏,触景伤情,触景生怀,触景生情,触物伤情,触目兴叹,触目惊心,触目经心,跃然纸上,铁石心肠,震撼人心,思绪万千,鹤林玉露。
1、出神入化 chū shén rù huà
释义: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2、动人心弦 dòng rén xīn xián
释义:动人心弦 动人:感动人;心弦:指受感动而引起共鸣的思想感情。形容非常动人。
出处: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3、发人深思 fā rén shēn sī
释义:发人深思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出处:京夫《手杖》:“虽平平淡淡,却颇发人深思,让人牵肠动情。”
4、发人深省 fā rén shēn xǐng
释义:发人深省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
出处:唐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5、受益匪浅 shòu yì fěi qiǎn
释义:受益匪浅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6、大快人心 dà kuài rén xīn
释义: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出处:《明史 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7、微乎其微 wēi hū qí wēi
释义:微乎其微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
出处:清 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8、思前想后 sī qián xiǎng hòu
释义:思前想后 前:原因。思思前头;想想后头。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2回:“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又见折了余庆,辛环带伤,太师十分不乐,一路上思前想后。”
9、悲喜交集 bēi xǐ jiāo jí
释义:悲喜交集 交集:一起出现。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悲喜交至”。
出处:《晋书 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赠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10、情随事迁 qíng suí shì qiān
释义:情随事迁 情:心情、感情;迁:变化。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
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1、意味深长 yì wèi shēn cháng
释义:意味深长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12、感同身受 gǎn tóng shēn shòu
释义:感同身受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出处:《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13、感慨万千 gǎn kǎi wàn qiān
释义:感慨万千 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孙玉厚坐在这里,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
14、感慨万端 gǎn kǎi wàn duān
释义:感慨万端 感慨:因有所感触而慨叹;万端:极多而纷繁。因深有感触而有许多慨叹。
出处:季羡林《重返哥廷根》:“此情此景,人非木石,能不感慨万端吗?”
15、感慨系之 gǎn kǎi xì zhī
释义:感慨系之 有所感触;慨叹随之而生。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兴起慨叹。
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6、扣人心弦 kòu rén xīn xián
释义:扣人心弦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17、执迷不悟 zhí mí bù wù
释义:执迷不悟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梁书 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18、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释义:振聋发聩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19、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无动于衷 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20、曲尽其妙 qū jìn qí miào
释义:曲尽其妙 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出处:晋 陆机《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21、沁人心脾 qìn rén xīn pí
释义:沁人心脾 沁:渗入;心脾:指人的心脏喻指内心。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畅。多用于比喻文艺作品或乐曲清新、爽朗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出处:清 王士禛《带经诗话》:“予谓五六句最沁人心脾。”
22、浃髓沦肌 jiá suǐ lún jī
释义:浃髓沦肌 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
出处:宋 范成大《谢江东漕杨廷秀》:“浃髓沦肌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
23、百感交集 bǎi gǎn jiāo jí
释义:百感交集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24、百端交集 bǎi duān jiāo jí
释义:百端交集 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万千。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25、直来直去 zhí lái zhí qù
释义:直来直去 指来去途中不绕道、不停留,或指说话、做事不绕弯子
出处: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我说作品的思想性,不是叫人看了那么直来直去,一览无余。”
26、神经过敏 shén jīng guò mǐn
释义:神经过敏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出处:鲁迅《集外集·关于》:“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厚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
27、触景伤情 chù jǐng shāng qíng
释义:触景伤情 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伤感之情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司户自此赴任襄阳,一路上鸟啼花落,触景伤情,只是想着盼奴。”
28、触景生怀 chù jǐng shēng huái
释义:触景生怀 触:接触。看到眼前的景物而产生某种感情
出处: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三折:“与人为主气中和,触景生怀变态多。”
29、触景生情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释义:触景生情 触:接触;情:感情。接触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绪波动。也作“见景生情”。
出处:清 赵翼《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30、触物伤情 chù wù shāng qíng
释义:触物伤情 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惟有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
31、触目兴叹 chù mù xīng tàn
释义:触目兴叹 看到某种情况而引起感叹。
出处:明·李贽《焚书·杂述·杂说》:“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
32、触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
释义:触目惊心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出处: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33、触目经心 chù mù jīng xīn
释义:触目经心 见到而萦烦于心。
出处:明·何大复《感春》诗:“风光物色元非恶,触目经心偏苦情。”
34、跃然纸上 yuè rán zhǐ shàng
释义:跃然纸上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出处:清 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35、铁石心肠 tiě shí xīn cháng
释义:铁石心肠 心肠硬得像铁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出处:唐 皮日休《桃花赋序》:“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36、震撼人心 zhèn hàn rén xīn
释义:震撼人心 震:震动;撼:动摇。指某件事对人震动很大。
37、思绪万千 sī xù wàn qiān
释义:思绪万千 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出处:南朝·陈·释洪偃《游故园》:"怅望伤游目,辛酸思绪乡。"
38、鹤林玉露 hè lín yù lù
释义:鹤林玉露 笔记。宋代罗大经作。十八卷。主要记述南宋中期的历史掌故和文坛轶闻。《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体制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书中涉及文人交往,诗文评论资料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