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多做事少说话的成语(形容多做事少说话的成语):一丝不苟,一言不发,三言两语,不务空名,不言不语,专心一意,严惩不贷,任劳任怨,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勤俭节约,只言片语,噤若寒蝉,埋头苦干,好高骛远,实事求是,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循途守辙,敷衍了事,敷衍塞责,沉默寡言,深思熟虑,游手好闲,脚踏实地,讷言敏行,足履实地,足踏实地,闭口不谈,默默无闻,寡言少语。
- 1、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 释义:一丝不苟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2、一言不发 yī yán bù fā - 释义:一言不发 一句话也不说。 -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 3、三言两语 sān yán liǎng yǔ - 释义:三言两语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 出处:元 施惠《幽闺记 姐妹论思》:“有三言两语,寄也无因。” 
- 4、不务空名 bù wù kōng míng - 释义:不务空名 务:追求。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 -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 5、不言不语 bù yán bù yǔ - 释义:不言不语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 6、专心一意 zhuān xīn yī yì - 释义:专心一意 一心一意。 -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 7、严惩不贷 yán chéng bù dài - 释义:严惩不贷 惩:处罚;惩处;贷:宽恕。严厉惩办;决不宽容。 - 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 8、任劳任怨 rèn láo rèn yuàn - 释义:任劳任怨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 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 9、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 释义:克己奉公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 10、兢兢业业 jīng jīng yè yè - 释义:兢兢业业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 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11、勤俭节约 qín jiǎn jié yuē - 释义:勤俭节约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 12、只言片语 zhī yán piàn yǔ - 释义:只言片语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 出处:张洁《沉重的翅膀》:“让谁听了只言片语,给你来个断章取义,你受得了吗?” 
- 13、噤若寒蝉 jìn ruò hán chán - 释义: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14、埋头苦干 mái tóu kǔ gàn - 释义:埋头苦干 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 15、好高骛远 hào gāo wù yuǎn - 释义:好高骛远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出处:《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 16、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 释义:实事求是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17、小心谨慎 xiǎo xīn jǐn shèn - 释义:小心谨慎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 18、循规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 释义:循规蹈矩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 出处: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 19、循途守辙 xún tú shǒu zhé - 释义:循途守辙 见“循涂守辙”。 - 出处:明·归有光《与周子和大参》:“今当路一似循途守辙,殊不可解。” 
- 20、敷衍了事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了事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 21、敷衍塞责 fū yǎn sè zé - 释义:敷衍塞责 敷衍:做事不认真;塞责:搪塞责任。做事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 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 22、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 释义: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 23、深思熟虑 shēn sī shú lǜ - 释义:深思熟虑 熟:细致。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 - 出处:《魏书 程骏传》:“且攻难守易,则力悬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虑。” 
- 24、游手好闲 yóu shǒu hào xián - 释义:游手好闲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 25、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 - 释义:脚踏实地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 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26、讷言敏行 nè yán mǐn xíng - 释义:讷言敏行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27、足履实地 zú lǚ shí dì - 释义:足履实地 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 出处:《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 28、足踏实地 zú tà shí dì - 释义:足踏实地 犹言脚踏实地。 - 出处:徐铸成《报海旧闻》五一:“所有有灵魂的人,都应足踏实地,奋发自雄。” 
- 29、闭口不谈 bì kǒu bù tán - 释义:闭口不谈 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 - 出处:沈从文《边城》:“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 30、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31、寡言少语 guǎ yán shǎo yǔ - 释义:寡言少语 言语很少。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