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夏天的成语怎么说(形容夏天的天应该用什么成语):冬扇夏炉,冬日夏云,冬温夏凊,冬温夏清,变幻莫测,商彝夏鼎,四时八节,安贫乐道,密密层层,寒来暑往,寸草不生,广夏细旃,披裘负薪,挥汗如雨,挥汗成雨,春夏秋冬,春风夏雨,暑雨祁寒,沉李浮瓜,流金铄石,浮瓜沉李,火伞高张,烁玉流金,烁石流金,热气腾腾,瑚琏之器,电闪雷鸣,秋收冬藏,秋行夏令,簟纹如水,蝉不知雪,赤地千里,赫赫炎炎,铄石流金,随车夏雨,霜凋夏绿,韩潮苏海,皎阳似火,大汗淋漓,三冬二夏。
- 1、冬扇夏炉 dōng shàn xià lú - 释义:冬扇夏炉 比喻不合时宜 -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佑之有乎。” 
- 2、冬日夏云 dōng rì xià yún - 释义: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 出处: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 3、冬温夏凊 dōng wēn xià jìng - 释义: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 4、冬温夏清 dōng wēn xià qīng - 释义: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 5、变幻莫测 biàn huàn mò cè - 释义:变幻莫测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 6、商彝夏鼎 shāng yí xià dǐng - 释义:商彝夏鼎 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 出处: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 7、四时八节 sì shí bā jié - 释义:四时八节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 出处:唐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 8、安贫乐道 ān pín lè dào - 释义: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 9、密密层层 mì mì céng céng - 释义:密密层层 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 -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 
- 10、寒来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 - 释义:寒来暑往 寒冷的冬季来临了;暑热的夏日过去了。形容时间的不停流逝。 - 出处:《周易 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11、寸草不生 cùn cǎo bù shēng - 释义:寸草不生 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 -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 12、广夏细旃 guǎng xià xì zhān - 释义:广夏细旃 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指居住条件优越。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毡同。” - 出处: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氈同。” 
- 13、披裘负薪 pī qiú fù xīn - 释义:披裘负薪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 -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 14、挥汗如雨 huī hàn rú yǔ - 释义:挥汗如雨 众人用手抹汗;挥洒的汗水像雨点一样。形容人多、拥挤。也形容因天热或劳动而出汗很多。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监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15、挥汗成雨 huī hàn chéng yǔ - 释义:挥汗成雨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 16、春夏秋冬 chūn xià qiū dōng - 释义:春夏秋冬 指四季或一年 -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 17、春风夏雨 chūn fēng xià yǔ - 释义:春风夏雨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18、暑雨祁寒 shǔ yǔ qí hán - 释义:暑雨祁寒 夏大雨,冬大寒。《书 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后以“暑雨祁寒”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 出处:《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 
- 19、沉李浮瓜 chén lǐ fú guā - 释义:沉李浮瓜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 20、流金铄石 liú jīn shuò shí - 释义:流金铄石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 21、浮瓜沉李 fú guā chén lǐ - 释义:浮瓜沉李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 22、火伞高张 huǒ sǎn gāo zhāng - 释义:火伞高张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 出处: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 23、烁玉流金 shuò yù liú jīn - 释义:烁玉流金 见“烁石流金”。 - 出处:宋·苏轼《石炭》诗:“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 24、烁石流金 shuò shí liú jīn - 释义:烁石流金 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 出处: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 25、热气腾腾 rè qì téng téng - 释义: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那饭热气腾腾的。” 
- 26、瑚琏之器 hú liǎn zhī qì - 释义:瑚琏之器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 27、电闪雷鸣 diàn shǎn léi míng - 释义:电闪雷鸣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 28、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 释义:秋收冬藏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 29、秋行夏令 qiū xíng xià líng - 释义:秋行夏令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 出处: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 30、簟纹如水 diàn wén rú shuǐ - 释义:簟纹如水 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 出处:宋·苏轼《南堂五首》:“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宋·辛弃疾《御街行》:“纱厨如舞,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 31、蝉不知雪 chán bù zhī xuě - 释义:蝉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 出处: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 32、赤地千里 chì dì qiān lǐ - 释义:赤地千里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 出处:《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 33、赫赫炎炎 hè hè yán yán - 释义:赫赫炎炎 形容势焰炽盛。 - 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汉书 叙传下》:“胜、广熛起,梁、籍扇烈,赫赫炎炎,遂焚咸阳。” 
- 34、铄石流金 shuò shí liú jīn - 释义:铄石流金 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 -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 35、随车夏雨 suí chē xià yǔ - 释义:随车夏雨 见“随车致雨”。 - 出处:清·钱谦益《陕西道监察史……加赠奉直大夫制》:“赈凶灾则随车夏雨,诚感人穷。” 
- 36、霜凋夏绿 shuāng diāo xià lǜ - 释义:霜凋夏绿 犹言冬去春来。谓时光的流逝。 -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撰有诗句数卷,尚未成书,霜凋夏绿,其稿不知流落何所。” 
- 37、韩潮苏海 hán cháo sū hǎi - 释义: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出处:清 杨毓辉《〈盛世危言〉跋》:“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 
- 38、皎阳似火 jiǎo yáng shì huǒ - 释义: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 39、大汗淋漓 dà hàn lín lí - 释义:大汗淋漓 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 40、三冬二夏 sān dōng èr xià - 释义: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