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什么骨成语大全(什么什么骨什么的成语):久而久之,傲骨嶙嶙,刚直不阿,刮骨去毒,刮骨抽筋,刻肌刻骨,刻骨仇恨,刻骨相思,刻骨铭心,刻骨镂心,功成骨枯,劲骨丰肌,卑躬屈膝,含着骨头露着肉,坚强不屈,尖嘴猴腮,戳脊梁骨,挫骨扬灰,揣骨听声,枯枝败叶,画虎画皮难画骨,病入骨髓,白骨再肉,积毁销骨,粉身碎骨,粉骨碎身,肠肥脑满,钢筋铁骨,镌心铭骨,附骨之疽,风骨峭峻,骏骨牵盐,骨瘦如柴,骨瘦如豺,骨肉团圆,骨鲠在喉,鸡骨支床,鹤骨松筋,鹤骨霜髯,寒风刺骨。
1、久而久之 jiǔ ér jiǔ zhī
释义:久而久之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2、傲骨嶙嶙 ào gǔ lín lín
释义: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3、刚直不阿 gāng zhí bù ē
释义:刚直不阿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4、刮骨去毒 guā gǔ qù dú
释义:刮骨去毒 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5、刮骨抽筋 guā gǔ chōu jīn
释义:刮骨抽筋 喻极力搜刮、榨取民财。
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间的统治在官场中已经凝集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贪婪恶习。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6、刻肌刻骨 kè jī kè gǔ
释义:刻肌刻骨 形容感受极深刻。
出处: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刻肌刻骨,迫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7、刻骨仇恨 kè gǔ chóu hèn
释义:刻骨仇恨 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8、刻骨相思 kè gǔ xiāng sī
释义:刻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出处: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9、刻骨铭心 kè gǔ míng xīn
释义:刻骨铭心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处: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10、刻骨镂心 kè gǔ lòu xīn
释义:刻骨镂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孙犁《秀露集 戏的梦》:“我见到和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种现实,另一种生活。”
11、功成骨枯 gōng chéng gǔ kū
释义:功成骨枯 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它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出处:语出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2、劲骨丰肌 jìng gǔ fēng jī
释义:劲骨丰肌 劲:强有力;丰:丰满美好。形容书法笔势有力而丰润
出处:唐·张怀雚《书断》:“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
13、卑躬屈膝 bēi gōng qū xī
释义:卑躬屈膝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出处: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14、含着骨头露着肉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释义:含着骨头露着肉 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15、坚强不屈 jiān qiáng bù qū
释义:坚强不屈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16、尖嘴猴腮 jiān zuǐ hóu sāi
释义:尖嘴猴腮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17、戳脊梁骨 chuō jí liáng gǔ
释义:戳脊梁骨 在背后指责议论
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被人们当面无数次地训斥批判,也被人们背后无数次地戳脊梁骨。”
18、挫骨扬灰 cuò gǔ yáng huī
释义:挫骨扬灰 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19、揣骨听声 chuāi gǔ tīng shēng
释义:揣骨听声 原指旧时相法之一种。不相其面,而摸其骨骼,听其语声,以判贵贱。后以喻牵强附会,妄加评判。
出处: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一:“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
20、枯枝败叶 kū zhī bài yè
释义:枯枝败叶 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21、画虎画皮难画骨 huà hǔ huà pí nán huà gǔ
释义:画虎画皮难画骨 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22、病入骨髓 bìng rù gǔ suǐ
释义: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处:《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23、白骨再肉 bái gǔ zài ròu
释义:白骨再肉 白骨上再生出肉来。比喻起死回生。
出处:唐 张文成《游仙窟》:“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
24、积毁销骨 jī huǐ xiāo gǔ
释义:积毁销骨 积毁:不止一次的毁谤;销:熔化。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比喻毁谤中伤的可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25、粉身碎骨 fěn shēn suì gǔ
释义:粉身碎骨 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出处: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26、粉骨碎身 fěn gǔ suì shēn
释义:粉骨碎身 指身躯粉碎,牺牲生命。
出处: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兰孙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虽粉骨碎身,无可报答。’”
27、肠肥脑满 cháng féi nǎo mǎn
释义:肠肥脑满 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出处:《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28、钢筋铁骨 gāng jīng tiě gǔ
释义:钢筋铁骨 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出处: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29、镌心铭骨 juān xīn míng gǔ
释义:镌心铭骨 镌:雕刻。意同“刻骨铭心”。形容永记不忘。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获荫》:“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惭负;又荷吹嘘登云路,娇女肯教同赴,这厚德镌心铭骨。”
30、附骨之疽 fù gǔ zhī jū
释义:附骨之疽 附:靠近;疽:毒疮。紧贴骨头的毒疮。比喻侵入内部而又难以除掉的敌对势力
出处:清·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欧阳中鹄批跋:“阴弃者如瘵病,如附骨之疽。”
31、风骨峭峻 fēng gǔ qiào jùn
释义: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32、骏骨牵盐 jùn gǔ qiān yán
释义:骏骨牵盐 指才华遭到抑制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
33、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骨瘦如柴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34、骨瘦如豺 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骨瘦如豺 见“骨瘦如柴”。
出处:《埤雅·释兽》:“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35、骨肉团圆 gǔ ròu tuán yuán
释义:骨肉团圆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36、骨鲠在喉 gǔ gěng zài hóu
释义:骨鲠在喉 鲠:鱼骨。鱼骨等小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不说出来就非常难受。
出处:清 袁枚《与金匮令书》:“仆明知成事不说,既往不咎,而无如闻不慊心事,如骨鲠在喉,必吐之而后快。”
37、鸡骨支床 jī gǔ zhī chuáng
释义:鸡骨支床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打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38、鹤骨松筋 hè gǔ sōng jīn
释义:鹤骨松筋 指修道者的形貌气质。
出处:前蜀·贯休《遇道者》诗:“鹤骨松筋风貎殊,不言名姓绝荣枯。”
39、鹤骨霜髯 hè gǔ shuāng rán
释义:鹤骨霜髯 瘦骨白须。形容年老。
出处:宋·苏轼《赠岭老人》诗:“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40、寒风刺骨 hán fēng cì gǔ
释义:寒风刺骨 寒风吹到身上,就如同刺在骨头里一般。形容天气非常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