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韦字的成语励志(包含韦字的成语_包含韦字的四字词语):韦裤布被,三绝韦编,佩韦佩弦,佩韦自缓,布衣韦带,桑枢韦带,韦布匹夫,韦弦之佩,韦编三绝,黄头室韦,鞅仪韦斯。
1、韦裤布被 wéi kù bù bèi
释义:韦裤布被 韦:熟皮叫韦,生皮称革。熟皮作裤子,粗布作被。形容生活很节俭。
出处:《后汉书·祭尊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
2、三绝韦编 sān jué wéi biān
释义:三绝韦编 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出处: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3、佩韦佩弦 pèi wéi pèi xián
释义:佩韦佩弦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出处:《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4、佩韦自缓 pèi wéi zì huǎn
释义:佩韦自缓 韦:皮带。身佩熟牛皮以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样软韧。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错误,避免重新出现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5、布衣韦带 bù yī wéi dài
释义: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6、桑枢韦带 sāng shū wéi dài
释义:桑枢韦带 《庄子 让王》:“原宪居鲁……桑以为枢。”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因以“桑枢韦带”形容贫家寒士。
出处:《庄子·让王》:“原宪居鲁……桑以为枢。”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7、韦布匹夫 wéi bù pǐ fū
释义:韦布匹夫 韦布:粗陋衣服;匹夫:平民。泛指平民百姓
出处:明·陆采《怀香记·托婢传情》:“小姐是金屋阿娇,瑶台仙子,小生乃草莱下士,韦布匹夫,比而论之,真是个天渊殊判,薰莸相远。”
8、韦弦之佩 wéi xián zhī pèi
释义:韦弦之佩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出处:《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9、韦编三绝 wéi biān sān jué
释义: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10、黄头室韦 huáng tóu shì wéi
释义:黄头室韦 唐 代北方一部落名。《旧唐书·北狄传·室韦》:“ 室韦 者, 契丹 之别类也……我 唐 有九部焉。所谓 岭西室韦 、 北山室韦 、 黄头室韦 、 大如者室韦 、 小如者室韦 、 婆萵室韦 、 訥北室韦 、 骆驼室韦 ,并在 柳城郡 之东北。
11、鞅仪韦斯 yāng yí wéi sī
释义:鞅仪韦斯 战国 时 商鞅 、 张仪 、 吕不韦 和 李斯 的并称,四人皆为 秦 相。《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并吞六国,遂称乎 始皇 ,盛从 鞅 仪 韦 斯 之邪政,驰騖 起 翦 恬 賁 之用兵。” 吕向 注:“ 始皇 盛从 商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