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泯开头的成语有哪些(泯开头的成语接龙):举国一致,乐不可支,人定胜天,保泰持盈,光采夺目,兽聚鸟散,出生入死,别有洞天,咎有应得,唱筹量沙,善有善报,坏人心术,尽美尽善,山穷水尽,得手应心,恨相见晚,报雠雪恨,敏而好学,散带衡门,方枘圆凿,气吞山河,河倾月落,浅斟低唱,灰身泯智,灰身灭智,目中无人,矜能负才,美中不足,落落大方,覆地翻天,谋事在人,蹄间三寻,重足而立,门殚户尽,集萤映雪,黄袍加身,沙鸥翔集,才华超众,角立杰出,身为粪土。
1、举国一致 jǔ guó yī zhì
释义:举国一致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2、乐不可支 lè bù kě zhī
释义:乐不可支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3、人定胜天 rén dìng shèng tiān
释义:人定胜天 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出处:宋 刘过《龙川集 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4、保泰持盈 bǎo tài chì yíng
释义:保泰持盈 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
出处:《明史 孝宗纪赞》:“孝宗儿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5、光采夺目 guāng cǎi duó mù
释义:光采夺目 形容鲜艳耀眼。同“光彩夺目”。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玉台翠树,光采夺目。”
6、兽聚鸟散 shòu jù niǎo sàn
释义:兽聚鸟散 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7、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8、别有洞天 bié yǒu dòng tiān
释义:别有洞天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出处: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9、咎有应得 jiù yǒu yīng dé
释义:咎有应得 犯错误的;有罪过的得到应该得到的责备或惩处。
出处:清 张春帆《宦海》第七回:“虽然李德标一时冒犯,触犯乌绅,咎有应得,但是领取人口要缴领状,是警局的向章,求大人明鉴。”
10、唱筹量沙 chàng chóu liáng shā
释义:唱筹量沙 把沙当做米,计量时高呼数字。比喻以假象安定军心,迷惑敌人
出处:《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11、善有善报 shàn yǒu shàn bào
释义:善有善报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2、坏人心术 huài rén xīn shù
释义:坏人心术 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居心。
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安东守约问八条(其一)》:“若真能学者,如明镜在悬,凡物之来,妍媸立辨,岂为彼物所移,何能坏人心术?”
13、尽美尽善 jìn měi jìn shàn
释义:尽美尽善 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出处:《论语 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4、山穷水尽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释义:山穷水尽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15、得手应心 dé shǒu yīng xīn
释义:得手应心 见“得心应手”。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16、恨相见晚 hèn xiāng jiàn wǎn
释义:恨相见晚 见“恨相知晚”。
出处: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17、报雠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报雠雪恨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出处: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18、敏而好学 mǐn ér hǎo xué
释义: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9、散带衡门 sàn dài héng mén
释义: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出处:《诗经·阵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20、方枘圆凿 fāng ruì yuán záo
释义:方枘圆凿 枘:榫头;圆凿:圆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21、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释义: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22、河倾月落 hé qīng yuè luò
释义:河倾月落 表示夜将尽。
出处:元·陈樵《月放过赋》:“河倾月落,馀欢未歇。”
23、浅斟低唱 qiǎn zhēn dī chàng
释义:浅斟低唱 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出处:宋 陶穀《清异录 释族》:“李煜乘醉,大书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
24、灰身泯智 huī shēn mǐn zhì
释义:灰身泯智 见“灰身灭智”。
出处:明·智旭《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盘。”
25、灰身灭智 huī shēn miè zhì
释义:灰身灭智 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出处: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26、目中无人 mù zhōng wú rén
释义:目中无人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27、矜能负才 jīn néng fù cái
释义:矜能负才 矜:自夸。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出处:《晋书·唐彬传》:“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28、美中不足 měi zhōng bù zú
释义:美中不足 美:好;不足:不够;缺欠。总的方面虽然很好;但局部不够完善、理想的地方。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29、落落大方 luò luò dà fāng
释义: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30、覆地翻天 fù dì fān tiān
释义:覆地翻天 指发生极大的事。也比喻亡国。
出处: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哟,叫一声覆地翻天。”
31、谋事在人 móu shì zài rén
释义:谋事在人 谋:谋划;安排。计划安排事情是属于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32、蹄间三寻 tí jìàn sān xún
释义:蹄间三寻 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
出处:《战国策 韩策一》:“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
33、重足而立 chóng zú ér lì
释义:重足而立 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出处:西汉 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34、门殚户尽 mén dān hù jìn
释义:门殚户尽 谓全家死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门殚户尽;虽有存者,遗孤老弱。”
35、集萤映雪 jí yíng yìng xuě
释义: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出处: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拥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
36、黄袍加身 huáng páo jiā shēn
释义:黄袍加身 黄色的龙袍穿到身上。指被拥立为帝王。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37、沙鸥翔集 shā ōu xiáng jí
释义:沙鸥翔集 水鸟时而飞翔,时而聚集。
38、才华超众 cái huá chāo zhòng
释义:才华超众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39、角立杰出 jiǎo lì jié chū
释义:角立杰出 指卓然特立,超过一般。
出处:《后汉书·徐穉传》:"至于穉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面角立杰出。"
40、身为粪土 shēn wéi fèn tǔ
释义:身为粪土 死后只能化为粪土。形容身死被弃。
出处:《战国策·秦策五》:"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