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说大话吹牛皮的成语(形容吹牛说大话的成语):一簧两舌,一诺千金,三缄其口,信口开合,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口不择言,天花乱坠,守口如瓶,心直口快,无稽之谈,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言三语四,言必有据,随口乱说。
1、一簧两舌 yī huáng liǎng shé
释义:一簧两舌 比喻胡言乱语。
出处:汉 焦赣《易林》:“一簧两舌,妄言谄语。”
2、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释义:一诺千金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3、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释义:三缄其口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出处: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4、信口开合 xìn kǒu kāi hé
释义:信口开合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5、信口开河 xìn kǒu kāi hé
释义: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6、信口雌黄 xìn kǒu cí huáng
释义:信口雌黄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7、口不择言 kǒu bù zé yán
释义:口不择言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出处:《北史 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8、天花乱坠 tiāo huā luàn zhuì
释义:天花乱坠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9、守口如瓶 shǒu kǒu rú píng
释义:守口如瓶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处: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10、心直口快 xīn zhí kǒu kuài
释义: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出处: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11、无稽之谈 wú jī zhī tán
释义:无稽之谈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出处: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12、胡言乱语 hú yán luàn yǔ
释义: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13、胡说八道 hú shuō bā dào
释义:胡说八道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出处: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14、言三语四 yán sān yǔ sì
释义:言三语四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语四。”
15、言必有据 yán bì yǒu jù
释义:言必有据 言:说话;说的话;据:依据;根据。说话必定有依据。
出处:鲁迅《序言》:“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16、随口乱说 suí kǒu luàn shu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