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门派的词(描写古代门派的成语):不可救药,兵慌马乱,兵戈扰攘,兵戎相见,兵荒马乱,兵连祸结,凿壁借光,半途而废,名落孙山,含沙射影,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大动干戈,大张声势,孺子可教,接连不断,枕戈寝甲,毛遂自荐,烽火四起,烽火连年,白骨露野,磨杵成针,祸结兵连,程门立雪,穷兵黩武,胸有成竹,赤地千里,连天烽火,金戈铁马,风尘之变,龙血玄黄,鼓衰力尽,兵拏祸结,连续不断。
1、不可救药 bù kě jiù yào
释义:不可救药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出处:《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2、兵慌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释义:兵慌马乱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明 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3、兵戈扰攘 bīng gē rǎo rǎng
释义: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4、兵戎相见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释义: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5、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释义:兵荒马乱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出处: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6、兵连祸结 bīng lián huò jié
释义:兵连祸结 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7、凿壁借光 záo bì jiè guāng
释义:凿壁借光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8、半途而废 bàn tú ér fèi
释义:半途而废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9、名落孙山 míng luò sūn shān
释义:名落孙山 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
出处:宋 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10、含沙射影 hán shā shè yǐng
释义:含沙射影 相传有一种叫蜮的动物;居水中;听到人声;会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肤发疮;被射中影子的人也会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11、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
释义:四面八方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12、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释义:四面楚歌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13、大动干戈 dà dòng gān gē
释义: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4、大张声势 dà zhāng shēng shì
释义:大张声势 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出处:《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15、孺子可教 rú zǐ kě jiào
释义:孺子可教 指年轻人可培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16、接连不断 jiē lián bù duàn
释义:接连不断 连续不间断。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17、枕戈寝甲 zhěn gē qǐn jiǎ
释义:枕戈寝甲 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出处:《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18、毛遂自荐 máo suì zì jiàn
释义:毛遂自荐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19、烽火四起 fēng huǒ sì qǐ
释义: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20、烽火连年 fēng huò lián nián
释义: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21、白骨露野 bái gǔ lù yě
释义: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出处: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22、磨杵成针 mó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磨杵成针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明 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23、祸结兵连 huò jié bīng lián
释义:祸结兵连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24、程门立雪 chéng mén lì xuě
释义: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25、穷兵黩武 qióng bīng dú wǔ
释义:穷兵黩武 穷:用尽;竭尽。黩:任意;轻率。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出处:三国 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26、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释义: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7、赤地千里 chì dì qiān lǐ
释义:赤地千里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出处:《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28、连天烽火 lián tiān fēng huǒ
释义:连天烽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29、金戈铁马 jīn gē tiě mǎ
释义:金戈铁马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30、风尘之变 fēng chén zhī biàn
释义:风尘之变 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出处:《晋书·陶璜传》:“夫风尘之变,出于非常。”
31、龙血玄黄 lóng xuě xuán huáng
释义:龙血玄黄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出处:《周易 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32、鼓衰力尽 gǔ shuāi lì jìn
释义:鼓衰力尽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鼓衰兮力尽,矢竭兮弦绝。"
33、兵拏祸结 bīng ná huò jié
释义:兵拏祸结 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出处:《宋史·陈良祐传》:"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
34、连续不断 lian xu bu duan
释义:连续不断 一个接着一个,指长时间地持续,且紧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