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耳朵可以听到很远的成语(形容耳朵听的远成语大全):东风马耳,不堪入耳,不知不觉,不绝于耳,不问不闻,不闻不问,东风吹马耳,东风射马耳,东风过耳,传闻异辞,充耳不闻,出口入耳,垂头塞耳,垂耳下首,当耳旁风,当耳边风,杜耳恶闻,洞心骇耳,盗钟掩耳,盗铃掩耳,耳不忍闻,耳不旁听,耳不离腮,耳后生风,耳听八方,耳听心受,耳提面命,耳染目濡,耳根清净,耳满鼻满,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耳目众多,道听耳食,避人耳目,长目飞耳,闭目塞耳,顿足捩耳,鼎铛有耳,颠倒错乱。
1、东风马耳 dōng fēng mǎ ěr
释义:东风马耳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2、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释义:不堪入耳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处: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3、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释义: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4、不绝于耳 bù jué yú ěr
释义: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5、不问不闻 bù wèn bù wén
释义:不问不闻 闻:听。不问也不听。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很冷淡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6、不闻不问 bù wén bù wèn
释义:不闻不问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7、东风吹马耳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
释义:东风吹马耳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8、东风射马耳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释义:东风射马耳 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出处: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9、东风过耳 dōng fēng guò ěr
释义:东风过耳 见“东风射马耳”。
出处: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10、传闻异辞 chuán wén yì cí
释义:传闻异辞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11、充耳不闻 chōng ěr bù wén
释义: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出处: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12、出口入耳 chū kǒu rù ěr
释义:出口入耳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13、垂头塞耳 chuí tóu sāi ěr
释义:垂头塞耳 谓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出处:《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14、垂耳下首 chuí ěr xià shǒu
释义:垂耳下首 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出处: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故虽驱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动。”
15、当耳旁风 dāng ěr páng fēng
释义:当耳旁风 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出处:语出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
16、当耳边风 dāng ěr biān fēng
释义:当耳边风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17、杜耳恶闻 dù ěr è wén
释义:杜耳恶闻 塞住耳朵不愿听。
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18、洞心骇耳 dòng xīn hài ěr
释义:洞心骇耳 形容使人震惊。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金鼓迭起,铿锵铛鼞,洞心骇耳。”
19、盗钟掩耳 dào zhōng yǎn ěr
释义:盗钟掩耳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0、盗铃掩耳 dào líng yǎn ěr
释义:盗铃掩耳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 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21、耳不忍闻 ěr bù rěn wén
释义:耳不忍闻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22、耳不旁听 ěr bù páng tīng
释义:耳不旁听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23、耳不离腮 ěr bù lí sāi
释义:耳不离腮 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出处:李文元《婚事》:“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
24、耳后生风 ěr hòu shēng fēng
释义:耳后生风 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出处:《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25、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释义:耳听八方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26、耳听心受 ěr tīng xīn shòu
释义:耳听心受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27、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释义: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出处:《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28、耳染目濡 ěr rǎn mù rǔ
释义:耳染目濡 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29、耳根清净 ěr gēn qīng jìng
释义:耳根清净 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出处:《圆觉经》上卷:“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30、耳满鼻满 ěr mǎn bí mǎn
释义:耳满鼻满 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在南京时,人说你周舍名字,说的我耳满鼻满的,则是不曾见你。”
31、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释义:耳濡目染 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32、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
释义:耳熟能详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出处: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33、耳目众多 ěr mù zhòng duō
释义:耳目众多 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出处:清 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实属不便。”
34、道听耳食 dào tīng ěr shí
释义:道听耳食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下》:“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
35、避人耳目 bì rén ěr mù
释义:避人耳目 指避免走漏消息。
出处:?
36、长目飞耳 cháng mù fēi ěr
释义:长目飞耳 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
出处:管仲《管子 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
37、闭目塞耳 bì mù sè ěr
释义:闭目塞耳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隋书 东夷传 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38、顿足捩耳 dùn zú liè ěr
释义:顿足捩耳 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出处:宋·王銍《默记》卷上:“晋公候于阁门,见其甚久。则顿足捩耳云:‘无及矣。’”
39、鼎铛有耳 dǐng chēng yǒu ěr
释义:鼎铛有耳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40、颠倒错乱 diān dǎo cuò luàn
释义:颠倒错乱 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玄析之为三,颠倒错乱,皆率胸臆,曾无典据,何足可凭。"